
Hong Kong Media Bulletin
2023
六四限制;記者庭上勝訴;歐盟決議
今期內容:天安門事件公開紀念活動被滅聲;一名記者罕見贏終院上訴;在英港人受襲;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廢除《國家安全法》。

每月精選網圖:小心翼翼嘅祝賀
明報喺5月20日慶祝創刊64週年,數十條嚟自本地同國際企業嘅廣告都對報章表達祝賀,祝賀語句清一色為「邁向 65 週年」。好明顯,無論企業背景係點,都有意避開數字「6」 同「4」,以免提到天安門事件嘅日期。從呢一系列廣告可以見到,香港對1989年天安門事件嘅態度,比以往更小心翼翼。圖片來源:Photon Media
今期焦點:
- 天安門大屠殺紀念活動受限
- 記者罕見贏得上訴
- 抗爭歌禁令或催化網絡政治審查
- 香港人喺英國被毆打,活動被取消
- 歐洲議會通過關於《國家安全法》嘅決議
法治
- 記者罕見贏得上訴:獲獎記者蔡玉玲早前被判於 2021 年 4 月,喺政府網上車牌查冊系統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罪成。蔡不服上訴至終審法院(終院),今年6月5日終院判蔡上訴得直,推翻定罪。蔡喺2019年任職香港電台 (RTHK) ,佢透過車牌查冊調查喺元朗站無差別襲擊西鐵乘客嘅施襲者身分,喺查冊原因選項中,佢選擇咗「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的事宜」。終院認為,「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的事宜」理應包括「真誠的新聞調查」,因蔡喺調查過程中選擇呢個原因而對佢定罪係「嚴重不公」。傳媒界正面臨煽動叛亂罪同國安法各項起訴,呢一個裁決對香港記者嚟講,係一次罕見嘅勝利。不過,裁決兩星期之後,即 6 月 19 日,三個上訴庭法官駁回傳媒大亨黎智英就警方搜查令提出嘅司法覆核,該搜查令容許警方檢視黎手機內嘅新聞材料。而黎智英將會喺九月,因國安罪名受審。
- 針對少年犯嘅「去激進」計劃:6月8日,《華盛頓郵報》發表對香港監獄政治犯,特別係21歲以下青少年待遇嘅調查。報告根據對囚犯、前守衛嘅採訪, 仲有其他官方文件,揭發一項去激進計劃(官方稱為「定向改造」),目的係改變囚犯嘅政治觀點。佢哋嘅策略包括每日睇中共政治宣傳影片、親中講座,同時配合各種懲罰包括強迫道歉、單獨監禁、限制同屋企人交流、以及間中毆打等等。雖然暴力程度比較上算低,但都令人聯想到中國大陸針對異見人士、藏人、維吾爾人、同法輪功學員實施嘅再教育同「改造」計劃。
新聞自由
- 愛國嘉年華取代64燭光晚會,記者被捕:幾十年嚟,香港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一個可以公開悼念89年天安門事件嘅城市,每年6月4號晚,過萬人會聚集喺維園舉起燭光。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國家安全法》(NSL)獲通過,香港政府自始禁止燭光晚會。今年,維園改辦由26個親北京團體舉辦、為期三日嘅嘉年華活動。同日,警方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拘留至少23名試圖紀念事件嘅市民,其中包括兩名計劃絕食嘅市民同兩位藝術家,一人喺被警察帶走時高叫「毋忘六四!」,而維園附近有超過6,000個警察駐守。當日至少有一名記者被拘留,被捕記者係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嘅自由業記者及香港記者協會(HKJA)前負責人麥燕庭,佢喺嘗試報道嘉年華嘅時候被警察無故拘留,後來被無條件釋放。
網絡自由
- 抗爭歌禁令或催化網絡政治審查:6月5日,香港政府向法院申請禁令,禁播2019年反修例抗爭歌《願榮光歸香港》。近幾個月,呢首歌三番四次被誤當香港國歌,喺國際體育賽事播出,激嬲咗政府。高院6月12日開庭後,法官將申請押後至7月21日再審。但其實之前已經有新聞報道指,香港版iTunes、Spotify同Facebook,已冇辦法搵到呢首歌;亦有報道話,事件同各大平台冇關,係發行商下架首歌。如果禁令真係獲批,不論線上線下,呢首歌都唔可以再喺香港境內表演或傳播。專家憂慮呢個禁令會點樣執行,亦擔心禁令會擴大對網絡自由嘅限制,例如遲啲可能連放喺中國網域以外嘅《願榮光歸香港》都要下架。
學術自由及藝術自由
- 關於天安門屠殺嘅調查,民主派歌手演唱會被取消:一間民意調查機構被政府警告後,喺最後一刻取消咗對香港人進行有關六四嘅年度調查,可見政府對六四嘅態度變得更謹慎。另外,5月25日,民主派著名歌手黃耀明原定8月舉行嘅演唱會,喺冇任何解釋嘅情況下被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取消。據報,黃耀明曾經試訂多個場館,但都唔成功,令佢喺2021年12月之後都再冇辦法喺香港演出。
香港以外
- 香港人喺英國被毆打,活動被取消:6月11日,紀念2019年反修例民主運動週年嘅集會舉行期間,香港示威者被一班中國人襲擊。喺社交媒體流傳嘅片段見到,三個中國男人喺修咸頓(Southampton)對兩個香港男女拳打腳踢。當地警方話佢地正循「仇恨襲擊」調查事件。片段睇到,其中一個襲擊者一邊用普通話大叫「香港屬於中國」,一邊手搖中國旗。後來據說有另一條片喺微信流傳,班懷疑係喺修咸頓大學讀書嘅襲擊者,好威咁討論呢次襲擊。另外,喺5月底,據幾個支持香港嘅團體所講,吉爾福德(Guildford)一個當地教會喺最後一刻收回一個《羊村》繪本教育活動嘅場地許可,活動被迫取消。《羊村》嘅作者大部份係言語治療師,佢哋都喺上年9月因為煽動罪被監禁。教會話,佢哋收回許可嘅原因係教會「由不同國籍嘅人組成」,意味擔心活動會冒犯嚟自中國嘅教友。不過呢個教會以往都舉辦過政治敏感嘅活動,包括關於烏克蘭同巴基斯坦嘅活動。
抗爭行動特寫
- 本地同海外港人紀念六四:公開紀念天安門事件嘅限制越嚟越多,但仍有唔少港人自行點起燭光紀念,例如喺舖頭櫥窗低調點起蠟燭,又或者喺公眾地方睇有關六四嘅書。一啲海外港人亦有參與中國抗爭者嘅紀念活動。另外,廣東話舞台劇《5月35》(用嚟避開審查嘅另類六四講法)唔能夠喺香港演出,轉咗喺台灣以國語舉行首演。
- 《香港自由新聞》獲新聞獎:《香港自由新聞》(HKFP)6月15日喺有亞洲普立茲獎之稱嘅「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獲得卓越評論獎嘅榮譽獎。獲獎記者Yuan Chan喺2022年嘅新聞自由日發表咗一篇專欄文章,講述記者喺傳媒界受攻擊時嘅勇氣。上個月,發表喺《香港自由新聞》嘅一張相亦都拎咗人權新聞獎嘅榮譽獎。
- 歐洲議會通過關於《國家安全法》、黎智英案嘅決議:歐洲議會喺6月15日以483票贊成、9票反對、42票棄權,通過咗一項「關於香港基本自由倒退,特別係黎智英案」嘅緊急決議。呢個決議目的係想香港當局廢除《國家安全法》,立刻無條件釋放黎智英同其他民運人士。決議仲提到想歐盟成員國採取行動,例如暫停同香港及中國嘅引渡協議,並對有關嘅官員實施制裁。
持續監察事項
- 回歸紀念日前後,關於《國家安全法》嘅拘捕同審查活動增加:64天安門事件紀念日之後,仲有兩個敏感日子:一個係6月30日係北京通過《國家安全法》三週年,另一個係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26週年。我哋應留意呢啲日子前後,加強咗嘅國安措施、拘捕社運人嘅行動、同網絡審查情況,仲有國際社會對香港同北京政府,就放寬對政治權利同公民自由限制嘅呼籲。
- 被捕日本女學生嘅情況:據6月18日嘅報道,23歲嘅袁靜婷喺日本讀書期間返港因《國安法》被捕同起訴。佢被捕嘅原因同佢喺日本嘅時候,喺社交媒體出po提到香港獨立有關。另外,三個青年男子喺2019年警方圍攻理大示威者時被捕,月初被判暴動罪成立。法院判處最高五年兩個月嘅監禁,被定罪嘅其中一人自稱係校園嘅攝影記者。請大家關注以上案件,包括起訴袁靜婷對《國安法》海外法權嘅意味,仲有喺9月開審嘅黎智英案嘅進展。
- 民主派媒體嘅財務問題,香港記者協會:由已結業《蘋果日報》嘅記者創辦嘅網上粵語民主派新聞媒體Channel C,6月初宣布面臨財務困難,有可能破產,佢哋呼籲讀者課金訂閱。據報道,呢個媒體喺唔同社交媒體平台上有超過200萬名粉絲,但係喺政府政治審查下收入非常少,佢哋話如果冇辦法籌集到足夠嘅資金,可能最快7月就要結業。而歷史悠久嘅香港記者協會,因自2019年傳媒結業潮,加上記者生存環境惡劣,會員人數不停下跌,同樣面對財政壓力。請持續關注呢兩個團體嘅去向,仲有事情發展對讀者同記者嘅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