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香港抗議者被捕 ; 北京加強監控駐港外國領事人員 ; 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的拉鋸戰
本期內容:香港警方在中國「十一」國慶日和中秋節期間逮捕和平抗議者,北京要求駐港外館提供員工個資以進一步加強監控,以及加州州長的訪港之行引起爭議。同時,中國外交官試圖干預涉及香港新聞自由的聯合國場外活動,歐盟則就對香港鎮壓問題發表聲明表達強烈關切。
每月一圖:無畏的勇士「陳伯」
10月9日,當地媒體報道稱,香港警方在中秋節期間逮捕了被稱為「陳伯」的年長社運人士陳基裘。陳在2019年的反送中示威期間因支持年輕抗議者而引起國際關注。據稱,這張照片最初在陳的Facebook頁面上分享,後來被刪除,但被當地媒體廣泛報導。照片顯示陳在香港地標獅子山上展示了兩幅印有中國古代詩人魯迅詩句的對聯,其中使用了諸如「千夫指」和「孺子」等詞語。陳伯可能面臨最多三年監禁,目前已獲准保釋,並需在11月上旬報到。圖片來源:X平台,@SophieMak1
本期焦點:
- 香港抗議者在中國「十一」國慶期間被捕
- 中國內地女博士生因「煽動叛亂」罪名而被判刑
- 中國外交部要求所有駐港領事館提供本地雇員資料
- 歐盟在聯合國的聲明特別關注香港鎮壓問題
- 美國加州州長香港之行引發強烈批評
法治
- 香港抗議者在中國「十一」國慶、中秋節被捕: 10月1日,中國國慶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幾名便衣警員在香港一商業區拘捕了一名被稱為「美國隊長」的倡議者容偉業。容當時靜靜地舉著白花(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哀悼),穿著印有「香港加油」的黑T恤(「加油」帶有鼓勵的意味)。據報導,他因涉嫌擾亂公共秩序被捕。另外,社運人士「陳伯」也因在中秋節期間登獅子山展示標語抗議而遭逮捕(見每月一圖)。在此期間,香港政府保持高度戒備,除了起訴以上這些(曾被視為受保護)的行為外,還採取了重兵把守、加強監視和對已知的倡議者進行預防性走訪等措施,以遏制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即便是在婦女和工人權益等相對不敏感的問題上,作法也是如此。
- 中國內地女博士生因「煽動叛亂」罪名而被判刑: 9月12日,香港法庭根據該殖民時期煽動叛亂法,將來自內地的女法律博士生曾雨璇判處監禁六個月。據報導,她被指控因持紀念1989年天安門廣場事件的「恥辱之柱」海報、紀念2021年一名香港抗議者死亡的活動,並與美國倡議者周鋒鎖保持聯繫而受懲罰。曾是香港首位被定罪煽動叛亂的中國內地人。她為了減輕刑罰而認罪,但報導稱她在庭審中表現挑釁,穿著一件印有小熊維尼圖片的運動衫,該圖片被視為對習近平不敬的一個梗。10月12日,當地媒體報導指曾已刑滿獲釋並被港府遣返回中國內地,但尚不清楚是否會在當地受審服刑。
新聞自由
-
中國安全部門慫恿前香港電台主持人成為親中的YouTuber: 10月2日,自由亞洲報導稱,中國國家安全警察在前香港電台主持人尹耀升服刑32個月期滿之際,鼓勵他在獲釋後開設一個YouTube頻道,以「講好中國故事」。尹曾因眾籌和在2020年8月至10月期間的線上廣播中發表的言論被判「煽動叛亂罪」和「洗錢罪」。尹拒絕了此要求,並在移居加拿大後揭露了中國政府的此一企圖。該圖謀被認為與中共相關的行動者試圖透過社群媒體影響者以更大規模的舉措來散播親中訊息或假消息的模式相吻合。
監控情況
-
中國外交部要求駐港領事館提供本地員工的資料: 9月20日,BBC報道稱,中國外交部已致函駐港外國領事館,要求在10月18日之前當地僱員個人詳細資料,包括住家地址等。這是首次駐港外國領事館收到類似要求,前所未聞,反映了北京方面加強對該地區監控措施的最新跡象,特別是針對與外國人來往的人員。同時亦體現了北京努力使香港治理與中國大陸更具侵入性之政策保持一致的企圖。
學術、藝術自由
-
男子因進口被禁兒童繪本被以「煽動叛亂」罪名判刑:10月6日,香港男子梁俱銘因進口「煽動性出版物」被判四個月有期徒刑。梁從英國郵購了18本《羊村》系列兒童圖書,而2022年的審判中,這些書籍被認定為涉及「煽動仇恨」中國和香港政府。
香港之外
- 中國政府施壓聯合國使團,要求避免舉辦涉及香港新聞自由的活動: 中國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向其他使團發出信函,敦促各國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參與」訂於9月27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期間舉行的關於香港新聞自由活動。該活動的演講嘉賓包括被監禁的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該活動得到了20多個國家的贊助,並且仍按計劃正常進行。
抗爭行動特寫
- 黎智英被捕週年致拜登總統聯署信: 9月25日,由67個人權組織和代表香港僑民組織組成的聯盟,發表了一封致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Joseph R. Biden)的聯合公開信,以紀念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入獄已滿千日的歷程。該信概述了黎被錯誤控罪、拘留的困境,並呼籲拜登總統及其政府要求香港政府釋放黎和其他政治犯,對香港和中國官員(包括通過制裁)進行追責,並確保已受到美國政府制裁的官員(包含香港特首李家超)不受邀請出席11月份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
- 歐盟在聯合國的聲明: 9月26日,歐盟(EU)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團就全球各地的人權危機發表了一份長篇聲明,其中特別關注了香港日益惡化的情況,並對該地區政府「濫用《國家安全法》和《煽動法》來削弱基本自由」表達強烈關切。歐盟呼籲北京和香港當局「恢復對法治、基本自由和民主原則的充分尊重」,以依法履行國內和國際的法律義務。歐盟大使在今年10月17日於紐約總部的聯合國大會上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 全球響應「國殤日」抗議活動:10月1日,中國國內大肆慶祝其國慶日,標誌中共極權建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年。此慶祝活動引發全球抗議,倡議者將這天命名為「國殤日」。全球主要城市發生22場反共抗議活動,包括倫敦、華盛頓特區、舊金山、東京和台北等地。來自不同團體的抗議者,包括香港人,齊聲呼籲關注中共的壓迫歷史,並倡導爭取中國更多的自由和人權。
持續監察事項
- 對加州州長香港之行的反彈聲浪:10月22日,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抵達首站香港,展開為期一週的中國訪問行程。他事先強調此行將側重於氣候變化合作議題,,並且「避開」談論人權問題。紐森此行受到了民主黨同僚、共和黨人、民間團體和前美國外交官各方的強烈批評,質疑其行程是否明智,並敦促他公開譴責當局鎮壓香港人民的行為,以免 「給人留下一切照舊的印象」。值得關注:紐森是否真正對該地區的人權侵犯問題發聲,是否被迫發表有利於中國和香港政府的聲明,以及這次看似不明智的訪問可能導致的政治後果。
-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是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今年七月,美國媒體報道稱白宮決定禁止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下個月將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而中共主席習近平可能也會出席。此前,李在2020年遭美國政府制裁,因涉嫌參與政治打壓和在香港執行《國家安全法》等侵害香港人權等行為。值得關注:李家超和其他受制裁官員是否真的被排除在該峰會之外。
- 香港記者協會面臨的騷擾加劇: 香港記者協會(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HKJA)主席陳朗升於9月25日被判入獄5天。陳在去年採訪期間,被指拒絕向一名上前盤查他的便衣女警員出示身分證,遭警方拘捕且控告他「阻差辦公罪」。陳否認控罪,並表示曾要求警方出示搜查令,但遭到拒絕。香港記者協會是香港為數不多的獨立和公民團體之一,定期批評當地警察和政府官員。值得關注:當局對香港記者協會及其代表的騷擾是否變本加厲 ,以及是否有其它記者因未出示身份證而被監禁。
《香港傳媒快報》係電子月刊,總結同分析香港新聞自由嘅每月概況。
Freedom House’s work was severely impacted by the US freeze on foreign aid earlier this year. Thanks to supporters like you, our efforts to expand and defend freedom continue. We need your support today to help sustain our work in 2026 and beyond. Donat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