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g Kong Media Bulletin
2023
政治審查圖書館;再有人因網上言論「煽動」被捕;新網媒《光傳媒》成立
今期內容:《明報》停刊40年政治漫畫家專爛、圖書館審查制度曝光;兩女因社交媒體出po面臨起訴;近期嘅法例修訂,或影響被判無罪嘅人、同埋國安案被告選擇代表律師嘅權利;藝術家挑戰審查制度;一個新嘅流亡網媒於台灣創立。
今期焦點:
- 關於《國安法》案件嘅法例修訂
- 香港政府使用更多「中共話語」
- 日本留學港生、及一名主婦同因社交媒體出po面臨起訴
- 新流亡網媒《光傳媒》(Photon Media)正式成立
- 外國科技巨頭就刪除內容面對愈嚟愈大嘅壓力
法治
- 關於《國安法》案件嘅法例修訂: 4月尾,香港律政司建議修訂《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允許控方就高等法院判決無罪嘅國安案件提出上訴。呢項建議仍然係討論緊,通過嘅話,可能會影響到黎智英案嘅審訊,因為佢單案將由高等法院審理。而另一個影響到黎智英案嘅法例修訂,係立法會於5月10號一致通過嘅《法律執業者(修訂)條例草案》。呢個法案允許香港特首,決定海外律師是否可以代表《國安法》案件嘅被告。呢個係香港政府不斷試圖阻止黎智英聘請外國律師代表佢嘅最新手法。
新聞自由
- 香港政府禁止傳媒報道有中國官員出席嘅活動:4月15日嘅「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由中國駐港最高級嘅官員夏寶龍主持,港府禁止幾間已向政府登記嘅傳媒採訪。被禁止嘅傳媒包括,以批判香港同中國政府報道而聞名嘅網媒《香港自由新聞》(HKFP)、同一間通訊社(HKFP關於事件嘅報道冇提及邊間)。HKFP要求解釋時,相關部門只係不斷迴避問題。5月2日,HKFP報道話,一名申訴專員公署職員已回覆佢嘅投訴,並承諾對事件進行調查。禁止傳媒進入現場採訪有中國高級官員出席嘅活動,已經發生第二次。對上一次係舊年7月,香港本地同埋嚟自日本、美國、台灣同歐洲各國嘅傳媒,有至少10間被禁止採訪特首李家超嘅就職典禮。
- 香港政府使用更多「中共話語」: 中國傳媒研究計畫於4月6日發表分析報告,公布香港政府使用中共大外宣常用字眼或短句嘅情況。研究人員發現,李家超做咗特首後八個月裏面「中共嘅官方話語漸漸滲透到香港政府嘅語言中」(“the political terminolog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ve increasingly penetrated the language spoken by authorities.”)用得越嚟越多嘅短句包括「說好香港故事」(習近平要求中國官媒同宣傳部「講好中國故事」嘅衍生版)、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呢句有時亦會被評論人用嚟揶揄香港自由度下降)、同埋對以金融中心自居嘅香港嚟講,聽落奇怪嘅「精準扶貧」。
- 關於離散香港記者嘅最新調查:最近成立嘅海外香港傳媒專業人員協會,於4月10日喺國際記者聯盟嘅支持下,發表咗一份報告。報告針對過百位移居英國、加拿大、澳洲、台灣及美國嘅香港記者進行訪問。調查結果見到有好多離散記者有資深傳媒經驗(有超過三分之一嘅受訪記者有至少21年從業經驗),亦可以見到佢地同香港傳媒業分別面臨咩挑戰。雖然80%嘅人話,佢地唔後悔自己離開香港嘅決定,但超過一半人表示唔會再做傳媒,有好多人亦表示,喺一個以非中文為優先語言嘅環境工作會唔自在。不過即使係咁,調查發現最近仍然有8個由香港離散記者成立嘅新網媒、同11個YouTube Channels。
網絡自由
- 日本留學港生、及一名主婦同因社交媒體出po面臨起訴:兩女因分別喺Facebook同Twitter出po發表個人意見,成為最近被香港律政司針對嘅網民。而事件係發生嘅時空,係幾年前同埋香港境外。 4月21日,消息指一個正喺日本留學、回港更新身份證嘅香港學生,因兩年前喺日本用Facebook發表支持港獨嘅言論而被捕,亦好可能被以《國安法》起訴。 雖然佢已獲保釋,但護照被沒收,唔可以返日本完成學業。另外,一位主婦因喺Twitter出po批評警察、同表示支持港獨,正面臨 「煽動 」指控。 兩女已被列入香港愈嚟愈長嘅良心犯名單,消息指,香港現有約超過1400個政治犯。
學術自由及藝術自由
- 漫畫家專欄被叫停、圖書館審查曝光:香港《明報》於5月11日宣布,自5月14日起結束與知名政治諷刺漫畫家黃紀鈞(筆名:尊子)40年嘅合作關係。《明報》冇解釋原因,但近幾個月,黃嘅幾幅漫畫接連被政府官員批評。消息公布後第二日,記者發現喺香港公共圖書館嘅網上檢索目錄,已揾唔到黃紀鈞嘅書同有佢嘅插圖嘅書。記者再喺網上檢索目錄搜尋其他政治敏感議題,如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發現有幾十本書同紀錄片不知所蹤。《明報》報道指,2020年至今,有超過40%影像資料同以「政治議題」為主嘅書,喺公共圖書館被下架。
- 小熊維尼恐怖片被取消上映、數碼藝術裝置被下架:3月底,恐怖片《小熊維尼: 血與蜜》喺最後一刻取消原定喺香港嘅上映計劃,原因可能係習近平成日俾人用小熊維尼嚟單打暗諷。總部設喺美國嘅香港民主委員會統計,呢單係2020年11月以嚟,香港第20單電影審查個案。上個月,美國藝術家Patrick Amadon喺銅鑼灣某百貨公司外牆展出嘅數碼藝術裝置亦被下架,裝置隱藏咗正被控告嘅民主派47人嘅資料。
抗爭行動特寫
- 新流亡網媒《光傳媒》(Photon Media)正式成立: 一群現居台灣等地嘅香港記者,上個月推出咗一個名為《光傳媒》(Photon Media)嘅新聞網。創辦人4月11日喺《光傳媒》Facebook專頁表示,佢地嘅目標係「希望把關於香港的新聞,從香港帶出去,亦把海外的資訊帶回香港」。佢地選擇「光」(Photon)呢個字作為名,係因為「(喺香港新聞業嘅)黑暗中,我們希望發出一點光」。呢個新網媒加入一眾離散傳媒嘅行列,為香港人提供關於香港嘅獨立新聞。
- 藝術家應對審查制度、新聞、過去抗爭嘅回憶:大陸藝術家王拓嘅展覽3月底喺香港開幕,展品起咗測試香港政府政治紅線嘅效果。當中包括描繪同「白紙運動」有關嘅中國地下詩人、同作家嘅畫作,仲有一段影像含有藝術家同政府審查員之間嘅設計對白。香港自由度收緊同時,五個住喺加拿大嘅香港人合作舉辦咗一個五月開幕嘅展覽,紀錄同紀念2019年發生嘅大規模民主運動。
- 多倫多大學抗爭資料庫功能有改善:名為「Richard Charles Lee Canada Hong Kong Library」嘅資料庫,存放住關於香港抗爭同民運嘅網頁檔案,資料仲可以追溯至2014年雨傘運動。呢個資料庫喺今年3月宣布,搜索功能改善咗。資料庫嘅檔案有影片同圖片,同時仲收錄咗其他喺不斷擴大嘅政治審查下、變得難以獲得嘅內容,例如香港民意研究所嘅數據集同研究報告。
持續監察事項
- 天安門大屠殺紀念日嘅相關拘捕同審查:6月4號係中國1989年天安門事件34週年紀念日。隨著呢個日子嘅來臨,中國同香港嘅民運人士或一般網民如果試圖紀念呢個日子,好可能會被拘捕,我哋可以留意吓相關情況。
- 香港警隊科技同監控技術升級:保安局4月4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更新警隊通訊系統、人事資訊儲存系統。基於國家安全考慮,佢地有機會使用中國供應商嘅服務,避免未來受外國制裁影響。呢個系統升級計劃估計將花費57.8億港元(7.38億美元)。未來或有更多關於當局向中國購買警方監控同資料處理技術嘅細節,請關注呢D技術同產品對人權嘅影響。
- 外國科技巨頭就刪除內容面對愈嚟愈大嘅壓力: Google喺2023年初發布一分「透明度報告」,當中披露喺2022年下半年,香港政府要求Google刪除183項內容。呢啲內容主嚟自優酷網,其中包括幾十項聲稱同國家安全有關嘅內容,與2021年嘅整體要求同涉及國家安全嘅要求相比,數量激增。 據報道,Google拒絕咗48.1%嘅請求,接受咗30%嘅請求,包括涉及冒充或欺詐案嘅內容。請留意香港政府、特別係警方要求全球社交媒體刪除內容嘅其他案例,睇下數字會唔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