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快报:“十九大”前的言论审查、取缔VPN、监控措施升级 (Issue 121, Simplified Chinese)
本期看点:中共“十九大”前的言论审查、监控措施的升级、中国言论限制正扩及剑桥、意大利和加州。
本月图片:被关押的撑伞者们
这幅由变态辣椒创作的漫画,反映了26岁的周永康、24岁的罗冠聪和20岁的黄之锋,在8月17日分别被判处入狱7、8和6个月。这三人领导了香港2014年的“雨伞运动”,黄色雨伞是这一系列争取民主示威活动的象征。此次判决让人生疑的合法性和明显的政治动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并且在香港引起了由这三人的支持者组织的抗议行动。
图片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本期标题
本期分析:日益临近十九大 信息管控创新高
- 中国政府采取新措施,填补网络言论审查漏洞
- 监控措施升级:实名登记、新疆的间谍软件、人脸识别
- 面对中共无所不在的言论审查,网民仍纪念刘晓波
- 香港:记者出庭受审、BBC新闻被取代、台风报道受限制
- 中国之外:学术自我审查、意大利扣押维吾尔维权人士、加州人权决议搁浅
本期良心犯:卢昱宇
本期分析:日益临近十九大 信息管控创新高
作者:萨拉·库克 (Sarah Cook)
下个月,中国领导人将齐聚北京参加中国政治日程上最重要的一个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届时将宣布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政治局常委——的新成员名单,其中包括可能在2022年接替习近平的人选。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选出现在名单上,那么人们将普遍估计习近平会试图打破惯例并寻求第三个任期。
中国最高层官员的任何会议都会使政府强化信息管控,而随着这一尤为重要的党代会的临近,各种限制措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那些分享禁闻、揭露滥用权力和发表逆耳言论的人将会面临额外的危险。
在过去几个月,众多地方政府的网站一直在强调“十九大”的重要性,称之为公安机关“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为了筹备这个会议和确保“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自7月以来公安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会议和调研。
尽管“十九大”将在北京召开,但是信息管控,无论是对互联网还是其他媒体,却是全国范围的。远至新疆、吉林、贵州和四川等省区,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监控网络媒体、访民、被查禁的法轮功信仰团体成员和其他潜在的政治异见人士或维权人士。
在其他的新措施中,当局在网络应用商店里取缔了VPN以限制用户获取未经审查的内容、调查了主要社交媒体网站在审查“不良言论”方面的表现,并且采取新措施,在10月1日之前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
8月3日,由公安部主持,各网络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公司举行一个了全国范围的演习,旨在“为党的十九大召开打造网络安全”。据称,网络数据中心被要求演习迅速关闭包含有害内容的网站,并向警方举报网站所有者。尽管公安部没有公开这次演习,但是很多网络服务商通知了他们的客户可能出现的服务中断,而媒体报道也显示,某些公司的网站确实出现了暂时性关闭。
上周,9月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一套新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10月8日生效。这些规定强调在类似腾讯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群主和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从而强化执行官方对信息内容的限制,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违犯者。那些未能遵守“管理规定”的群主和信息服务提供者自己也面临被惩处的危险。即便没有这些新的法规,8月中旬,云南省也有一位人士因为在微信发帖嘲讽习近平而被判处行政拘留五天。
在互联网之外的领域,尽管对很多中国异见人士而言,这样的骚扰和严密监控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各类维权人士、律师和那些在重要政治活动前后通常受到限制的人士还是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若干维权人士反映他们在前往香港时遇到了困难,其中包括著名的女权活动人士武嵘嵘。她原本计划自9月1日起在香港大学开始攻读硕士学位。更加令人不安的是人权律师高智晟在8月13日又遭拘留,他在过去的监禁中一直受到酷刑虐待。
随着会期临近,那些唱反调的人士很可能“被度假”到北京以外的其他地方。北京的民主活动人士查建国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在8月底国保人员已经开始“问我在十九大期间想去哪里度假”。而那些因政治性指控被审判的人士,如博客作者吴淦和律师江天勇等人,或许会在会议开始前被宣布刑期。
大批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所有者将会因为新规定而面临潜在危险,包括有针对性的言论审查、拘捕和犯罪指控。这些新规定很可能将使得今年会议的筹备不同于以往。中共2017年所采取的法律、技术和行政的管制手段力度明显比领导人换届的2012年大。这些管制手段在会议结束后还将长期存在。
当局为了确保一场精心编排的领导层重新洗牌会议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反映了这个政权的不安全感和独裁领导人明显的孤立状态:在这个国家正经历近年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时,大多数的中国居民不仅不能参与会议,甚至连试图在线上发表意见也有惹祸上身危险。
萨拉∙库克(Sarah Cook)是自由之家东亚资深研究分析员,《中国媒体快报》负责人。Cheryl Yu亦为本篇文章的研究提供了协助。另一个版本的文章已在2017年9月14日发表于《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中国政府采取新措施,填补网络言论审查漏洞
藉由2016年通过并于今年6月1日生效的《网络安全法》,中国政府正在试图填补它的网络言论审查机构尚存的漏洞。采取的手段包括一系列管制规范、调查处理和中断主要网络服务商的服务。
- 取缔VPN:7月29日,苹果公司从它在中国的在线商店里悄悄地撤下了十几种VPN应用程式。这家公司在TechCrunch网站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解释了工信部要求它“在中国下架一些不符合新规定的VPN应用程式”。国际社会批评苹果公司屈服于北京的压力而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进行抵制。在8月,网信办还责令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在它的店铺中下架非法的VPN应用程式。据称,一些豪华酒店,像北京的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在官方责令取缔之后已经停止提供VPN服务。工信部在1月宣布了展开一项为期14个月的行动,清理非法网络链接。这一行动将会明显地削减VPN服务,尤其对中国的普通用户。
- 查处社交媒体平台:8月11日,“网信办”宣布它正在调查三家违反新的《网络安全法》的网站。腾讯微信、新浪微博和百度贴吧都被指责存在“有用户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信息”,包括发布涉及谣言、色情和暴力内容的帖子。“网信办”宣称,他们是通过用户举报获知这些违法行为,并提供了一个24小时热线以鼓励更多的举报。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费格斯·莱恩(Fergus Ryan)说,通过锁定调查最大的几家网站,“网信办”向那些小公司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们必须严肃对待新的《网络安全法》。”
- WhatsApp应用程式被封杀:7月18日,WhatsApp服务在中国被完全中断。第二天恢复部分服务,到目前為止似乎已经全部恢复正常,但是分析人士怀疑这次中断是一项计划的一个步骤,旨在将用户转移至微信。在微信平台上用户的信息和活动能够受到监控和审查。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的技术特征是点对点加密。
监控措施升级:实名登记、新疆的间谍软件、人脸识别
在监控政策和技术方面出现的新趋势,反映在中国日益无孔不入的信息管控上。由于缺乏足够的隐私保护,这些新变化将大大增加权力滥用的可能性,包括拘捕和惩罚那些发表和平的宗教和政治观点的人。这些人的观点为中共所不容。
- 实名登记:8月25日,“网信办”宣布了将于10月1日生效的新法规,要求在线评论必须进行实名登记。为此,用户可能必须扫描他们的身份证件。“网信办”还要求在BBS论坛上进行实名登记。中央政府为实施实名登记已经进行了数年的努力,但这次的新法规有2016年通过的《网络安全法》作为法律依据。
- 新疆的间谍软件:7月10日,新疆居民获知他们有10天的时间在他们的手机上安装监控应用程式“净网”。那些在检查站被发现没有安装“净网”的人将被处以最高10天的拘留。到7月17日,已经有些照片在推特上流传,显示警察在新疆的检查站核查手机上是否安装了这个应用程式。当局宣称,这个间谍软件是反恐行动的一部分,但是随即便出现了有人因谈话内容被监控而遭到拘留。自由亚洲电台7月13日报道,同在一个微信群的10名哈萨克斯坦妇女,在安装这个应用之后不久,就因讨论移民去哈萨克斯坦而遭到拘留。
- 人脸识别:现在河南南阳的航空旅客无需扫描登机证,只需进行面部扫描即可登机。这个由百度提供的人脸识别软件,估计将会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机场。在杭州,肯德基旗下的一家新餐厅在全球首推“微笑付款”( Smile to Pay)服务,而深圳街边的大屏幕则告知 “人脸识别智能抓拍行人闯红灯”。随着在全国各地数亿只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根据公安部2015年的一份文件,政府计划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建立一个“无处不在的,完全联网的,永不掉线的和完全可控的”系统来监控它的居民。
面对中共无所不在的言论审查,网民仍纪念刘晓波
中国唯一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民主倡导者刘晓波在7月13日因晚期肝癌并发症逝世。从2009年起,他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而入狱服刑。尽管他于6月26日获准保外就医,他的对外通讯一直受到限制。
言论审查机构在刘晓波逝世后高速运转,试图限制消息的扩散、限制刘晓波照片、言论和著作的流传,并且限制他人纪念刘晓波。中国数字时代监测到在新浪微博上有八个相关搜索关键词被屏蔽,还有六个关键词不能出现在帖子里,包括“我没有敌人”、“蜡烛”和“安息”。蜡烛表情符号也不能使用。多伦多大学的“公民实验室”报道,与刘晓波有关的关键词和图像不仅在微信朋友圈,而且在微信的群聊和私信中都被屏蔽。公民实验室在以往没有监测到图像在私信中被屏蔽,这显示了言论审查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
同时,中国官方媒体还针对外国听众在刘晓波事件上展开宣传,并将这些宣传放置在推特和YouTube等在中国被屏蔽的社交媒体上。在面向国内的媒体上几乎没有任何报道:沈阳司法局在它的网站上发布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而央视一套只是播放了一个宣传短片。与此相反,有关刘晓波逝世和匆忙海葬的报道充斥了《环球时报》英文版,中国环球电视网北美分台(CGTN America, 中央电视台下属)还在其推特账号上发布了刘晓波逝世的新闻。刘晓波的大哥刘小光出现在香港电视上,感谢中共所提供的医疗救护和在刘晓波逝世两天后安排葬礼。
8月18日,由于北京方面受到日益强大的国际压力要求公布刘晓波遗孀刘霞的下落,一段她的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在这段视频中,她说她正在“另一个地方休息”并请大家给她独自哀悼的时间,而与她关系密切的朋友们则说这段声明似乎是被迫而为。刘霞自2010年以来一直遭到非法软禁,不过被允许在她的丈夫保外就医期间前往陪护并参加了葬礼。香港活动人士吕思清(Frank Lu Siqing)在9月2日与刘霞通了电话,说她已经回到北京,但依然极度抑郁和悲恸。她显然还处在软禁之中。
尽管官方力图压制有关讨论,中国网民和活动人士依然继续悼念刘晓波并呼吁释放他的妻子。很多人将7月13日北京遭遇的那场暴风雨解释为一个富有寓意的隐喻。在网络之外,有两人因搜集整理赞颂刘晓波的诗集而在广州遭到刑事拘留。外界观察人士认为,对刘晓波实行海葬是为了防止他的支持者拜谒他的墓地,而北京维权人士胡佳说“实际上整个大海都成了我们可以接近他的地方。”在广州和福建有追悼者因在海边举行悼念活动被拘留,而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海边摆放空椅子,暗指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那把属于刘晓波的空椅子。香港是中国唯一允许可以公开纪念刘晓波的城市,有一次纪念集会有大约1,500人参加。
尽管外国政府在刘晓波待遇问题上对北京的谴责一直相对软弱无力,且中国政府试图将他从公众记忆中抹去,但是民间对刘晓波逝世的反响以及持续呼吁释放刘霞都表达了人们对他的长久纪念。
香港:记者出庭受审、BBC新闻被取代、台风报道受限制
8月17日,一名香港法官在一项判决中判处黄之锋和另外两名“雨伞运动”领导人入狱服刑,而舆论普遍认为这一判决破坏了香港的法治和公民自由。不过,这起众人瞩目的案件只不过是最近若干威胁香港言论自由事件中的一起而已。以下事件正应验了香港记者协会年度报告中记录的更广泛的趋势,这篇发表于7月的报告题为《一国围城》(Two Systems Under Siege)。
- 实习记者被控藐视法庭:“香港独立媒体网”(In-Media)的前实习记者麦盈湘(Mak Ying-sheung)8月10日出庭为自己辩护,她被控2014年11月在旺角的一次抗议活动中未能服从法庭的清场命令。当时,她的记者证还在办理过程中,她遭到拘捕时正打算帮跌倒在眼前的黄之锋站起来。在审判中,檢方播放了一段有人呼喊口号的视频并声称那人就是麦盈湘。她对此予以否认。她还被问到“In-Media”代表“香港独立媒体”,是否意味着支持香港独立于中国大陆。麦盈湘解释说“独立”仅指这家媒体机构自身而言。“保护记者委员会”将此案称为针对麦盈湘的“合法骚扰”,并要求檢方撤销所有指控。
- BBC广播被中国官媒所取代:9月4日,在香港电台第6台(AM675)24小时播出的BBC国际台节目被香港电台(RTHK)用央广主要是普通话的“香港之声”取代。BBC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香港电台广播。BBC国际台将只能在晚11点至早7点在香港电台第4台和一个调频频道播出。由香港政府运营的香港电台的一名发言人说,进行这一变动是为了“加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但是,香港笔会则表示担心这一变动会将“披着新闻外衣的宣传强加给香港”。
- 台风过后媒体受限制:8月26日,四名香港记者在邻近的同为特别行政区的澳门边界被禁止入境。他们试图去报道台风天鸽过后的清理工作。边境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在一份通知书上签字,承认根据《澳门内部保安纲要法》,对“内部保安的稳定构成威胁”。近年来,据称还有其他香港记者被禁止入境澳门。当地的新闻自由組織和国际新闻自由組織——包括香港记者协会(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香港外国记者会(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Hong Kong)以及澳门葡英传媒协会(Macau Portuguese and English Press Association)——都发表声明质疑最近发生的事件。与此同时,有至少五家澳门媒体机构试图对台风后果的报道进行“规范”,命令他们的员工要“报道更多好人好事,向社会积极散播正能量,少向政府特别是最高负责人问责。”这些命令呼应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号召在中国媒体上推广“正能量”,并且让人想起大陆经常向媒体下达的宣传指示。
中国之外:学术自我审查、意大利扣押维吾尔维权人士、加州人权决议搁浅
- 剑桥大学出版社向言论审查折腰:8月18日,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CUP)遵照中国政府的指示,从顶尖的中国研究刊物《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的中国网站上撤下了315篇文章。面对国际学术界的怒火,剑桥大学出版社在8月21日恢复了被撤下的文章,但是这一插曲引起了人们对北京在海内外广泛干涉学术自由行动的关注。《中国季刊》编辑蒂姆·普林格尔(Tim Pringle)说,剑桥出版社决定撤下文章前没有得到《中国季刊》的同意。同样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亚洲研究》(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也收到一份类似的通知,要求删除94篇文章和书评,但是被他们拒绝了。第三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美国政治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也据称被要求删除27篇书评。在这些案例中,针对的内容主要是有关西藏、文革、新疆、法轮功和1989年天安门抗议,但是所选择的文章似乎相当草率,显然是根据标题的敏感关键词,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在内容上也同样敏感的作品。
- 万达收敛在好莱坞投资:房地产和媒体大亨王健林曾计划征服全球电影产业。但是他的公司,大连万达集团在7月宣布将出售它旗下的青岛东方影都,价值73亿美元。影都在2013年开张,当时有若干好莱坞明星前往助兴,但是这座影视拍摄基地至今没有完工,也没能吸引任何美国或中国的制片人。持续数年在美国的疯狂收购——包括AMC院线和传奇影业(Legendary Entertainment)——之后,这一售出意味着万达正在失去它在好莱坞的立足点。王健林的商业帝国最近以来一直因其负债驱动的海外投资而受到中央政府日益严厉的监控。而它大肆炒作的电影《长城》,尽管有马特·戴蒙这样的国际演员阵容,今年年初在美国的票房仍遭遇惨败。
- 中国学生在主权问题上对抗澳大利亚教师:今年,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经历了数起中国学生表达政治愤慨的事件,其中包括8月份的两次事件。他们感到中国的主权受到冒犯。在第一起事件中,由于一位讲师使用了一幅将中国宣称的某些领土划为印度一部分的地图,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中国学生冲上社交媒体声讨。这个故事被贴在“悉尼留学生互助会”的微信公众号上,题目是“气愤!悉尼大学一印度老师PPT课件竟现‘分裂中国’地图!请立即更换,绝不能忍!”悉尼大学代表这位教师发表了一份道歉信。几天之后,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一位教师成为了攻击目标,因为他使用了“透明国际组织”的一份报告,此报告将中国、台湾和香港分开列为独立的单位。中国学生秘密录制了与这位教师的一次会见,在录像中他们说:“我们中国学生在课堂里占了三分之一。你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而这位教师回答说:“如果你们觉得因此受冒犯,那只是你们个人的观点。”这段录像被中文版《今日澳洲》(Sydney Today)发布在YouTube上。纽卡斯尔大学为这名教师进行了辩护,并对中国学生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表示失望。澳大利亚有关专家注意到,有些中国学生害怕如果他们表达了一些不同观点会被他们的同胞向领馆举报。而很多中国学生无法融入其他非中国同学的状况也被北京用来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 意大利警方扣押维吾尔维权人士:7月26日,世界维吾尔人大会秘书长多里坤·艾沙(Dolkun Isa)在前往意大利参议院的途中遭到警察拦阻。他原本要去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并发表讲话。发布会由“意大利非暴力激进党”和“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联合举办。经过意大利警方采集指纹、拍照和检查证件,已经是德国公民的多里坤·艾沙在四个多小时之后被释放。当艾沙问那些警官他为何遭到拘留时,他们告诉他这是因中国方面的请求。中国已经对艾沙发出了“国际刑警红色通告”(不是国际通缉令),但从未说明他究竟涉嫌哪些罪行。
- FBI因网络攻击逮捕一名中国人:8月24日,FBI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逮捕了中国公民于平安(音,Yu Pingan)。于平安和其他两名在中国的同谋根据《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被控对至少三家未具名的美国公司进行网络入侵。据称,这三人使用了Sakula(樱花)恶意软件,是2015年入侵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局(OPM)所使用的同样软件。那次入侵获取了数百万美国公民的机密身份信息。如果于平安被发现为中国政府工作,他的行为就将违反2015年中国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达成的协议。该协议规定不得入侵对方公司以获取知识产权或其他商业利益。
- 中国领事馆施压使加州停止人权决议案投票:8月29日,加州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一致批准了一项决议,谴责中共迫害法轮功信仰团体。两天后,若干名州参众议员都发表讲话支持决议和那些在中国受迫害的人士。但是在9月1日,州参议院出人意料地投票将这份决议(SJR10)退回法规委员会,阻止该决议进入参议院全院表决。这一拖延似乎与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写给加州立法机构成员的一系列信件有关。根据媒体报道,这些信件认为决议案的通过“将会严重伤害加利福尼亚州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并“破坏加利福尼亚州与中国的友谊”,暗指加州与中国紧密的经济联系,包括贸易、旅游以及遍布各个大学的大量中国学生。
本期良心犯:卢昱宇

卢昱宇原先是农民工,后来成为一名公民记者。2016年6月,他和女友李婷玉一起在云南省遭到拘押。他们两人一起记录、整理和分享中国各地罢工和抗议的报告。8月3日,卢昱宇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入狱四年。李婷玉在今年4月受审并最终获得释放。他们二人的判决书至今尚未公布。
他们二人为了发现、追踪和再现各种抗议事件的记录和照片,所付出的努力令人钦佩,而且需要具备细腻的方法才能在审查机构删除之前去鉴别和捕捉这些内容。2015年,他们搜集了大约3万起抗议示威活动的资料,涉及土地纠纷、罢工和环境等问题。他们通过博客和社交媒体平台在国内外分享了这些信息,包括一个推特账号“非新闻”(@Wickedonna)和一个Tumblr账号,这是现存屈指可数的可以追踪他们做过的事的途径之一。他们的记录被记者、研究人员和维权人士广泛采纳,尤其是因为政府自己不再公布“群体事件”的统计数据。他们的工作为他们赢得了2016年由无国界记者组织颁发给公民记者的新闻自由奖。
卢昱宇的判决之所以显得不同寻常是因为他的工作集中在记录而不是维权行动或组织抗议,异见人士通常更加会因为这两种形式而以“寻衅滋事罪”受到惩处。然而随着网络言论审查升级和学术自由也日益受到严控的时刻,他的工作方式也难以“逍遥法外”了。
卢昱宇依然被拘押在云南省大理市,他告诉律师们他遭受殴打和被剥夺睡眠。他的律师们说,他已经对判决提出上诉。
未来看点
“十九大”前將出现更多言论审查和拘禁:尽管已经加强了网络和媒体管控,在计划于10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前非常可能进一步强化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基于过往重大事件的经验,需要关注审查机构指示媒体不得报道的题材范围(包括公共健康威胁);关注对重要维权人士的拘禁或逐出北京;关注言论审查手段的新变化,包括有针对性的查封规模较小的网站或是封锁被发现分享政治敏感信息的微信群。
Facebook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最新努力: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Facebook自2009年起在中国被屏蔽。但是这家公司和它的创办人近年来一直在与中国管理部门接触,试图找到途径获得这个国家高达6亿的互联网用户。上个月,Facebook在中国发布了一个新的照片共享应用程式Colorful Balloons,但是这个应用程式是通过一家当地公司发布,并且不带有Facebook的商标。9月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Facebook雇佣了一名中国前政府官员和领英公司(这家公司遵守中国政府的言论审查要求)的行政主管来料理它与北京的关系。关注这个新应用程式的市场表现,尤其是在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应用屡遭中断的情况下;关注Facebook公司计划推出专门针对中国的其他新举措。
根据新《国歌法》对香港维权人士的惩处:9月1日通过了一部新法律,以无礼方式对待中国国歌者将被判处15日以下拘留。鉴于过去有支持民主的立法会议员因嘲弄国旗而受惩罚,以及香港球迷发誓无视新的法律,关注香港居民可能遭遇的抓捕与检控。
行动起来!
Freedom House’s work was severely impacted by the US freeze on foreign aid earlier this year. Thanks to supporters like you, our efforts to expand and defend freedom continue. We need your support today to help sustain our work in 2026 and beyond. Donat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