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快报:习近平的集权风险、人代会的言论审查、新疆遭打击报复(Issue 127, Simplified Chinese)
本期看点:习近平的集权将如何毁掉中共的长期生存之道、人大言论审查、对维吾尔人的打压,以及回应中共在美国校园的干预。
人间处处翻白眼
在今年“人大”会议期间,官方电视台的画面捕捉到《第一财经》记者梁相宜对着她左边那位阿谀奉承、喋喋不休提问的记者翻白眼。随后出现了大量“翻白眼”梗,本图是其中之一。梁相宜的翻白眼视频和图片在新浪微博疯传,在审查人员采取行动之前就催生了大量的梗。审查人员也快速行动阻止原始视频的流传。根据香港大学“微博圈”(Weiboscope)提供的数据,这段视频在45分钟之内便遭到删除,而当时它已经被转发了54次。图片来源:《香港新闻自由》(Hong Kong Free Press)
本期标题
新闻报道:
- “人大”期间强化的言论审查,任期制的终结
- 审查与监控:微信升级、女权人士被噤声、隐私保护令人担忧
- 新疆地区:境内外维吾尔人遭遇打击报复
- 港澳地区:立法会补缺选举向打压异见敞开门
- 中国之外:西藏集会在印度遭禁止、台湾间谍案、美国校园受干预
本期分析:习主席正在玩火?
这位中国领导人的集权或许会毁掉中共长期的生存之道
作者:萨拉·库克 (Sarah Cook)
习近平似乎已经登上了他的权力巅峰。中共高层已经同意取消任期限制,如橡皮图章般的“人大”也几乎一致同意修改宪法,而官方媒体也是一片颂扬讨好。
尽管审查机关不遗余力地消除来自网络的杂音,但是已经有迹象表明习近平豪赌的“稳定”最终可能事与愿违。
网络嘲讽声浪汹涌
大规模的言论审查以及遭到删除的内容,都说明有大批民众不同意取消任期制。2月25日,取消任期制的提议刚刚公布,香港大学“微博圈”(Weiboscope)的数据就显示用户众多的新浪微博的删帖数量激增。
很多反对声音是以直接嘲笑习近平的形式出现的。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梗”包括把习近平描绘成小熊维尼——不是戴着皇冠就是抱着蜂蜜罐子不撒手,还有来自古代帝王对这位中国新皇帝的滑稽问候。其他的一些批评还使用隐喻的方式来规避审查,包括开倒车、永远只约一个男朋友以及乘客如何回应疲劳驾驶的司机等等。除了社交媒体,这样的嘲讽还出现在网络视频、校园条幅和问答网站“知乎”上。
有些网民的幽默还从任期问题扩展到“人大”这个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人大”在这次为期两周的年度会议中,通过了对宪法的修改。其中最为经典的是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记录了会议期间一名记者向另外一名提问时夸夸其谈的记者翻白眼。于是乎全新一代“翻白眼梗”横空出世。网友们为这位记者的坦率反应欢呼,认为她表达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失望,说这“代表了所有人心中想翻而不敢翻的白眼”。
不惹政治也被政治恼
任期制的改变加上有关的言论审查,引起了大量中国民众的忧虑和不满,而此前他们或许认为自己是不关心政治的。这些人现在向熟人们表达自己对中国未来走向的担忧并且设法规避言论审查。
很多中外观察者注意到了这个新闻对众多中国普通民众造成的震撼,他们使用了“震惊”、“背叛”和“倒退”等词语。一些海外留学生发表声明说,“我们朋友当中哪怕是那些最不关心政治的人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他们的疑惑、反对和愤怒。”
最近几周,一种审查手段正在迅速扩张:政府删除的是那些发表或分享批评意见的人士的账户,而非删除违规的帖子。这种处罚以前只针对那些直言不讳的活动人士。一名年仅19岁的程序员因为开发了一种可以帮助账户被删除的人找回好友的软件而遭到拘留。在对加拿大《环球邮报》谈及这一现象时,他用军事术语说,“我不知道我的朋友圈里有多少人遭到轰炸,太多太多了。数不过来。”据报道,他开发的工具在12小时之内被下载了24万次,这也揭示了一场大规模的账户清洗。
学生中的反对声音
重要的是,反对修改宪法的声音开始在海外大学的中国学生中流传,而这些学生代表了中国中上阶层的子女。3月1日,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校园里出现了海报抗议活动。三周后,“自由之家”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10个国家的40所大学出现了一些批评性海报,其中包括一所中国山西省的大学和两所香港大学。这些大学中有很多是全球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并且拥有大量中国学生。
在中国的教授们中也时或出现了反对声音。网上流传一张几位北京大学的法学教授们集体翻白眼的照片。推特上有关这张图片的一则帖子说,这张照片在网上疯传,翻白眼不仅针对“两会”期间阿谀奉承的新闻报道,同时也针对取消任期制本身:“为了实现他自己的‘中国梦’,习近平将中国的政治体制退回到40年以前。翻白眼是人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想揽全权,须负全责
上述种种表达反对意见的方式并非安全无虞。由于担心自己或在国内的家人受到打击报复,推动校园海报抗议活动的学生们一直试图保持匿名,并且建议那些举牌抗议的学生在夜间进行活动,或是带上口罩面具。那位遭到拘留的19岁的程序员在接受讯问期间被抽血化验,显然是被加入了“重点关注人员”基因数据库。最近几周,一直有各种有关在网上进行批评和嘲讽的人遭到警方拘押的报道。
尽管这样的打压消灭了明显的反对迹象,但它同时也给习近平和中共带来了风险。对于习近平执政的头两年,《自由之家2015年度报告》显示,他开始采取措施放弃中共在1989年民主抗议和暴力镇压之后采取的各种“生存策略”和政策调整。政治学家们认为中共能够续命延年至今就是归功于这些策略。
在这些策略中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围堵政策”,中共使用这些手段来同时限制其镇压的规模和因滥权而受到的指责。例如,通过在内部实行更加集体化的领导来实现决策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中共可以推卸错误,甚至系统性滥权的指责,把底层官员或其他个人当作替罪羊,从而保全自己的总体合法性。然而,随着习近平攫取个人权力和中共将加强对政府机构的掌控作为政府改组的一部分,这种文过饰非的空间也在缩小。一旦(或是每当)爆发严重的危机——在经济、环境、公共卫生或安全领域——习近平和中共整体更加容易成为公众指责的对象。同样,由于打压和言论审查的范围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民众,那些对中共感到幻灭、无能为力甚至愤慨的人数也同样可能增加。
从当前来看,习近平对权力的掌控似乎比以往更加稳固。但是如果把最近不绝于耳的反对声音和不断扩大的镇压行动看作是某种迹象,那么习近平和中共或许很快就会遭遇麻烦。
萨拉∙库克(Sarah Cook)是自由之家东亚资深研究分析员,《中国媒体快报》负责人。纽约大学研究生Alexander Lin对本篇分析的调研提供了帮助。
人代会期间强化的言论审查,任期制的终结
2月25日,中共宣布打算从中国宪法中删除有关主席任期限制的内容,为习近平无限期在位扫清道路。针对批评修宪——有些只是讨论——的言论审查迅捷而严厉,在整个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从未间断。
有些审查手段在“两会”召开之前就已经开始采用,例如新浪微博的大量删帖、发布大量的宣传指示、中断BBC的报道、撕毁《经济学人》的违规页面等等。香港大学“微博圈”(Weiboscope)提供的数据显示,最初公布修宪提议的2月25日,新浪微博的删帖量激增。另外一个司空见惯的举动是,包括胡佳等政治异见人士被强制“度假”,使他们“两会”期间不在北京。
不过,还有一些措施是非同寻常的并且反映了管控将更严厉的趋势,特别是对社交媒体应用的封锁。超乎寻常的审查例子有:
- 关键词屏蔽:为了压制对修宪和习近平本人的批评,新浪微博屏蔽了数十个搜索关键词。“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通过测试得到了一长串禁忌词语,其中包括“我反对”——暗指反对帝王统治、习近平的谑称“小熊维尼”。遭到屏蔽的还有“袁世凯”,他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并于1915年称帝。甚至有一度连字母“N”也销声匿迹了,唯恐网民们将其用在算式“N>2”当中,N代表了主席任期数字。微博被洗刷得如此干净,以至于热门话题都变成了“女朋友特别有钱”和“高铁能不能吃泡面”之类的无聊话题。
- “知乎”应用:3月2日,北京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要求所有手机应用商店暂停提供 “知乎”应用一周,这是一个类似于果壳(Quora)的问答平台。理由是这个应用“监管不力和传播非法信息”。有关当局并没有公布所谓“非法”帖子的数量和内容,但是这个暂停的时间点或许提供了某种线索。“中国数字时代”确认了一篇遭到“知乎”删除的帖子,暗指习近平可能实行终身制。
- 用微信, 被问讯:3月13广东维权人士卜永柱受到警方讯问,原因是他在一个微信群里转发了一则帖子,内容是以往各个王朝给习近平发来的“贺电”。另外一名用户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汤姆·汉考克(Tom Hancock),他的账号在2月28日因为评论修宪提议而被永久禁用。而还有一位网民受到审讯则是因为他开发数码工具,帮助用户在社交账号被封杀之后找回自己的好友,警方还收取他的血液进行DNA认定并将他列入“重点关注人员”名单。
- 宣传指令:“中国数字时代”公布了23条河南省委宣传部在“两会”期间下达的被曝光的指令,指示各媒体机构哪些有关立法的报道不得炒作,哪些完全不能报道。3月13日的一份紧急通知禁止报道“蓝衣记者事件”。官方电视台的画面捕捉到记者梁相宜对着她左边的那位阿谀奉承、喋喋不休提问的记者翻白眼。梁相宜翻白眼的视频和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并且催生了很多“梗”,然后她的名字就被屏蔽了。与传闻不同的是,梁相宜并没有被她的雇主——财经新闻媒体“第一财经”——解雇,只是被暂停对“两会”进行报道。
审查与监控:微信升级、女权人士被噤声、隐私保护令人担忧
- 微信对更多的评论和图片进行限制:“网络风暴中心”(SANS Internet Storm Center)的约翰内斯·乌尔里希(Johannes Ullrich)说,微信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来过滤含有敏感文字内容的图片。通过图片化文字来分享含有敏感关键词的文字内容是网民们普遍采用的战术,否则一般的帖子用简单的文本扫描就可以侦测并自动删除。乌尔里希表示,用户自去年开始注意到图文帖子会时不时消失。迄今为止,一直是通过审查员人工识别和删除这些图片。如果OCR识别技术被应用于整个微信平台,那么对图片的审查删除将大幅度增加,同时也会出现各种误判。OCR这种审查形式没有被公布,但是微信平台上的另外一种审查形式从一开始就是公开的。在“两会”召开之前,微信在3月11日发布通知称,“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将禁用新注册官方账户的评论功能。官方账号是由公司、媒体或政府等机构创建,直接向关注者发送自创内容。那些在过去三个月内创建且没有启用评论功能的官方账户也受到影响。微信并未表示何时解除将取消这个限制。
- 女权社交媒体被禁言:女权媒体和平台“女权之声”在新浪微博和微信的账户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晚被停用。在被停用之前,由于编辑发布了一些女性谴责性骚扰的照片,“女权之声”的访问量出现了激增。创办者吕频询问微博账户停用原因时被告知,账户含有“敏感内容”。而新浪微博并未说明具体是哪些内容。“女权之声”以前也曾被禁言,包括2017年的国际妇女节期间,编辑们承诺“我们绝不放弃”。此次禁言六天之后,一群女性为“女权之声”举办了一场彩色“葬礼”,并誓言将寻求所有合法渠道恢复她们的平台。
- 人工智能扩张,隐私更加堪忧:由网络巨头腾讯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进行的“中国经济生活调查”发现,76.3%的受访者将人工智能看作是对隐私权的威胁。这说明中国消费者比起以往人们认为的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一变化似乎也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各地警察所采取的人脸识别、人口数据采集以及其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等监控手段的认知。1月1日,上海推出了“智能安全”计划,希望“把警察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次的央视和腾讯联合调查结果公布前几天,美国科技公司苹果为了遵从2016年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将中国用户的iCloud数据转移到位于贵州的一个第三方服务器。《网络安全法》要求中国用户的数据必须存储在中国境内。一名iCloud用户声称,他的数据在转移的第一天就被盗取,相关的工作人员后来被解雇,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
新疆地区:境内外维吾尔人遭遇打击报复
新疆维吾尔地区越来越像是一个高科技警察国家。新疆有关当局正在提取那些定居海外的维吾尔人的资料并拘捕他们依然住在境内的家人。这一发展动向伴随着新疆的公共安全支出激增,包括在监控设备和其他装备上的开支。学者艾德里安·赞兹(Adrian Zenz)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新疆人均国内安全支出增长了92.8%,是2007年的近10倍。3月15日,境外维吾尔人在世界各地的14个城市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北京在他们家乡无休止的“严打”运动以及将“严打”延伸至海外。
- 大数据治安监控:2月26日,“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发表一份报告描述新疆地区的一项“预测性治安项目”(predictive policing program),该项目整合了来自多种渠道的个人信息,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Wi-Fi热点、安全检查点以及当面询问等等。自2016年8月以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Platform)一直在追踪新疆每一个维吾尔人的健康记录、祈祷习惯、汽车牌照和其他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生成对犯罪行为的“预警”,那些有强烈宗教认同的个人被重点标注。绝大多数新疆的维吾尔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数据正在被收集并被用来将他们作为目标群体。这个系统所认定的一些人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下被无限期拘押在非法的“政治教育”中心,这些中心总共关押着成千上万的维吾尔人。
- 微信成为高压管控工具:日益增强的微信监控正在影响着居住在新疆和海外的维吾尔人。在“两会”召开之前,当地网警开展了一场“清查行动”,要求微信平台向网警开放10人以上的微信群并且列出了九项禁忌话题,违犯者可能最多获刑八年。在这一段时间,很多用户退出了微信,担心如果用这个应用联系境外的家人可能会遭到拘捕。警方还利用微信联系境外的维吾尔人,搜集活动人士的信息,并经常向住在新疆的亲属施加压力,迫使海外用户与警方合作并在微信群安插官方监督员。在两名住在美国的维吾尔人的案例中,全美维吾尔人协会主席伊尔沙特·哈桑说,“他们的家人说,‘你只能加他们。如果你不加他们,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中国警方还要求住在法国的维吾尔人提供个人信息,包括那些已经入籍法国的人。
- 拘押行动跨越国境:2月28日,四名“自由亚洲电台”维语部记者在新疆的家人遭到拘押,3月1日,第五名“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的家人被拘押。所有这些记者都居住美国,其中至少有三名是美国公民。这些拘押行动似乎是政府对他们报道新疆持续侵犯人权的打击报复;这些记者的文章时常包括勇敢无畏的报道当地警察或官员侵权行为的明确证据。与此同时,还有至少五十名嫁给巴基斯坦人的维吾尔妇女遭到拘留,她们丈夫的中国签证无法获得更新。一些“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的家人和那些维吾尔妇女据信是被关押在“政教中心”。
港澳地区:立法会补缺选举向打压异见敞开门
在3月11日举行的立法会补缺选举中,由于相对较低的投票率,民主派候选人只赢得了四个空缺席位中的两席。最终的席位数量意味着民主派阵营第一次在历史上失去行使立法否决权的能力,而亲北京的立法会议员将能够强行通过限制性立法,例如在《基本法》第23条之下订立一个安保法案,或是像澳门正在考虑的那样订立一部《网络安全法》。自去年夏天以来,由于民主派政治人士利用他们就职宣誓的机会抗议北京对香港自治的侵蚀而被取消议员资格,有六个立法会议席一直空缺。3月11日的补选填补了六个席位中的四席;对剩余两个席位的投票时间表尚未确定。
民主派独立候选人区诺轩(Au Nok-hin)赢得了港岛选区的议席。他是后来参加选举,接替被选举官员禁止参选的“香港众志”(Demosistō)候选人周庭(Agnes Chow),周庭遭禁是由于她代表的政党由雨伞运动领导人黄之锋和罗冠聪等人创立,支持香港自决因而不符合香港《基本法》。目前,有一名选举人正在质疑区诺轩的资格,声称区诺轩也寻求香港自决并且曾在最近的一次抗议中焚烧过一本《基本法》。区诺轩的案子将在3月28日——他就职后一周——举行听证。“新民主同盟”(Neo Democrats)的范国威(Gary Fan)赢得了新界东选区的议席。
在九龙西选区,姚松炎(Edward Yiu)以1%的差距败给代表亲北京的“民建联”(DAB)的郑泳舜。姚松炎检讨自己的竞选策略,没能够吸引选区当地的工薪阶层选民。一名建制派候选人在一个建筑业功能界别确保了自己的胜利。
民主派通常在地理选区表现良好,这些选区的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而亲北京的建制派候选人由于历史原因在功能界别则表现更好,功能界别议员被选出代表不同的产业和经济部门。游秋萍(音译,Yew Chiew Ping)警告说,随着民主派阵营失去行使否决权的能力,香港立法会正面临成为“另外一个橡皮图章议会”的危险。
另外,有三位作者被取消受邀参加首届澳门文学节,原因是主办方被有关当局“非正式”告知这些作者可能不会被获准进入澳门。其中一位作者是张戎,她因“文革”回忆录《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和秉笔直书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而闻名于世。另外两位是金淑姬(Suki Kim)和詹姆斯·丘奇(James Church),他们都创作过有关中国盟友北韩的作品。
中国之外:西藏集会在印度遭禁止、台湾间谍案、美国校园受干预
- 印度禁止藏人集会:在印度政府的压力之下,原计划3月底在新德里举行的跨宗教祈祷大会和一次大规模集会都被取消。达赖喇嘛原本预计将参加这两次纪念西藏反抗中共统治起义60周年的活动。集会现在改为在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达兰萨拉举行。印度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告诉路透社,“现在是印中关系非常敏感的时期,我们想要缓和紧张。”去年,这两个国家在存在领土争议的洞朗地区经历了长达73天的军事对峙。北京方面抗议印度总理莫迪和达赖喇嘛分别访问了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声称对这个地区的大部分面积拥有主权。
- 台湾新闻网站和脸书主页为中国招募间谍:两名台湾人和一名中国学生将在台湾接受审判,罪名是通过统派的网站“燎原新闻网”(Fire News)招募线人,尤其是想招募高级军官成为线人。这个网站由中国国台办(TAO)出资;统派的新党发言人王炳忠每年收取50万美元用来运营这个网站和脸书主页。据称,那些被指控在幕后从事所谓“星火T计划”招募计划的人,只要脸书上每增加一个新粉丝,并且这个粉丝有阅读网站70%以上的帖子,都能赚取100美元。如果在网上有更多互动或是同意在线下见面则可以相应赚取更多奖励。在一次面晤中,联系对象谈到了他们的政治感受,这使得招募团队获得了1680美元的报酬,国台办还建议与该联系对象做进一步的接触。法院听证计划于3月26日举行。“燎原新闻”脸书主页最后一次更新是在3月6日;而网站本身已经在3月18日下线。
- 中国领事馆影响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团体:《外交政策》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领事馆正在向美国各地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他们参与政治活动。多年来,各领事馆一直通过联谊会,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习近平到访期间,向欢迎晚会的参加者支付现金。但是来自领事馆日益增加的影响和资助,已经使得一些联谊会的干部们感到警觉。领事馆按照地区为各校联谊会组织微信群,向学生干部们传达信息。有些领事馆提供各种不同的资助,要求学生团体进行宣传,还要求他们提供集体观看“人大”开会的照片和报告。面对这些压力,联谊会成员也各有想法,有很多人对领事馆的要求感到难受,担心他们的美国同学或是他们的学校把他们看成间谍。在2月份的一次新闻简报会上,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FBI)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说,FBI正在调查几个中美学术团体。一些亚美关系促进团体指责雷笼统地评价中国学生,而《外国人看中国》(Sinocism)的利明璋(Bill Bishop)警告说,“重要的是不要把中共的影响和全体中国人混为一谈。”
- 国会议员对孔子学院敲响警钟:美国国会两党议员都在推动国会和高等教育机构对“孔子学院”进行限制。这个学院在世界各地大学提供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同时也推广中国政府的政治议程。在众议院,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籍议员乔·威尔逊(Joe Wilson)起草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对《外国代理人注册登记法》进行更新,类似孔子学院这样的机构就将被要求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威尔逊对《外交政策》说,“美国民众需要知道有人在对他们进行政治宣传。”3月9日,麻萨诸塞州民主党籍众议员赛斯·莫尔顿(Seth Moulton)致信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和塔夫斯大学,要求他们终止与孔子学院的关系,并且建议波士顿地区尚未与孔子学院建立联系的38所高校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3月12日,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致信参议员负责教育的委员会主席和高级委员,敦促他们在新版《高等教育重新授权法案》中,降低高等院校接受外国政府礼物的披露门槛,并规定任何接受孔子学院资助的机构将失去相应比例的联邦资金。
本期良心犯:姚文田
70多岁的香港出版商姚文田正在狱中服他的10年刑期。他的入狱显然是与他计划出版一本中国主席习近平的批评性传记有关。他目前患有严重疾病。
姚文田是晨钟书局的老板,这是一家专门出版中国异见作家作品的小型出版社。据报道,2013年10月27日他在给深圳一位朋友送油漆时被拘押,他当时正打算出版一本名为《中国教父习近平》的书,作者是中国流亡作家余杰。当局指控他走私工业化学品。2014年5月,姚文田被异乎寻常地重判入狱10年,更加使人们怀疑对他遭拘捕是出于对他出版活动的打击报复。余杰的作品后来由另外一家出版社在2014年初发行,至今在中国还是禁书。
家人说,姚文田被关押在广东省东莞监狱,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医疗救治,健康状况不佳。2017年5月,香港议员致信中国当局释放姚文田接受保外就医,并且表示他在狱中已经经历了5次心脏病发作。他的妻子身体状况也不好,这使得她很难去探望姚文田。
未来看点
“人大”会议期间的言论审查是否会持续:关注“两会”前后加强的言论审查是否会持续或是有所减轻——包括被查禁的关键词、被屏蔽的应用、新浪微博的大规模封杀账号,以及微信平台升级的过滤功能。
境内外宣传机构的变化:作为在“两会”期间浮出水面的更加宏大的改组计划的一部分,公布了与媒体有关的两项显著变化:创建“中国之音”(合并了原有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国家广播电台)以“加强国际交流”;将中国最高媒体管理机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接并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注这些变化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在何种程度上加强了中共对境内外媒体言论的控制。
高科技治安手段的扩张:除了新疆地区安保支出的增加和监控措施的加强,最近几个月已经出现其他一些相关报道,包括浙江省警察开始佩戴人脸识别眼镜、上海开始采用新技术监控居民,还有涉及语音识别的试点项目等等。关注高科技治安手段的新例证;关注类似 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在新疆以外地区的扩张;关注和平行使言论自由权的民众因此类监控手段而遭到拘押的所有例证。
行动起来!
For over 50 years, Freedom in the Worl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vestors. Donate today to help us ensure the future of this vital 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