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快报:猪年预测、新审查规则、钳制推特(Issue 132, Simplified Chinese)
本期内容:猪年之审查与监控,中国对华为的维护,推特打压,以及北京在新西兰、泰国和赞比亚的影响力。
习猪席
流亡艺术家「变态辣椒」画此漫画,描绘中国主席习近平在看中文「干(意思是:做)」,12月31日发表在推特上。该推文的标题是在玩一文字游戏,是这样写的:「习猪席的新年讲话」。习近平在他的实际讲话中,多次用了「干」这个字,该字也有「努力工作」之意。 「变态辣椒」在推特上有33万8千粉丝,其推文在推特的中文用户中经常是广为流传,在中国被禁,人们只能通过翻墙软件看到。最近,至少一位在中国的推特用户,因在自己的帐号上转发一则「变态辣椒」的漫画被警方问话。 (图片来源:变态辣椒)
本期标题
新闻报道:
- 官方出台新规则和强制手段,以加强网络审查
- 采用低技术打压来控制现代通信
- 北京强烈维护华为,引发外界质疑华为公司独立性
- 香港:对中国监控、威胁学术界和新闻记者的担忧增加
- 中国之外:新西兰报纸、学术自由、泰国抓人、非洲技术
本期分析:中国信息管控 猪年五大预测
迹象表明:当局措施加强,而成效减弱。
作者:萨拉·库克 (Sarah Cook)
对想得到未经审查信息的中国新闻读者来说,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农历狗年是相当悲惨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和当权的中共出重拳,控制威胁到经济的报导、封锁或关闭高人气的社交媒体应用软件,并减少那些翻过所谓「网络长城防火墙」的通道。
2月5日开始的猪年,类似情形可能会有更多,但是随着世界日益意识到北京以外宣为先导的对外国读者的种种行动,这也可能在海外促发一些显著的抵抗行动。以下是今年有可能影响中国信息管控策略的五大动向:
1. 在多敏感日的一年的新打压:猪年将充满政治敏感日:三月份是达赖喇嘛从西藏流亡60周年、爆发影响深远的「五四」学生运动100周年、6月4日天安门广场镇压「六四」民主抗议人士30周年、七月初镇压新疆和平请愿者和加强限制10周年、七月下旬将是镇压法轮功信仰者20周年,和十月份是中共统治70周年。
过去,即便是在这些纪念日没有逢十的年份,届时审查都会加强,但当局似乎对2019年可能的任何异议表达格外严厉。 1月3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宣布发动一轮新攻势,以防范网路「负面和有害信息」,虽何为此类信息之定义还很模糊。此攻势将持续六个月,百度和搜狐已接到指令,要求本月暂停其新闻服务一周, 为「清理有害信息」。随着各种纪念日的到来,Weiboscope等监测网站将会追踪网络审查高峰 、局域网络关闭和旅行限制将会影响到西藏和新疆等地区。那些有名的民主人士、草根维权人士和一般法轮功、西藏佛教和维吾尔穆斯林信仰者,则会被抓捕或强行「放假」。若说鉴往可以知来,至少一些纪念年祭出的打压措施和强加的判刑将会延续远远超过纪念年本身。
2. 第一起利用iCloud数据的抓捕:2017年網絡安全法規定,外國(在華)公司必須將用戶的雲數據儲存在位於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為配合此要求,蘋果去年1月宣布,其iCloud數據將會轉存到一家名為「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GCBD)」的服務器上,該公司屬於貴州省政府。如今,蘋果和GCBD都可獲得 iCloud數據,包括照片和其它內容。
由于中国当局越来越多的利用从微信、QQ、推特和Skype等平台获得的个人通信或信息,对发表平和的政治和宗教言论的人拘捕或定罪,用不了多久,那些有本地(中国)数据中心的外国公司就将成为政治性抓捕的同谋共犯。苹果已经证实其愿服从中共政府的要求,虽该要求违背基本自由,但苹果从其在中国的网络商店上删去几百个用来绕过审查或可上外国新闻网站的应用软件。
值得观察的其它公司有如设在美国的笔记应用软件Evernote以及各种区块链平台,去年,Evernote将其用户数据转移到了「腾讯云」服务上。下月起,这些区块链将被要求采用实名注册、监控内容和存储用户数据。
3. 对财经新闻的更多审查:去年,适逢中美贸易战和国内的增长放慢,中国审查部门加强了对财经新闻的控制。宣传和审查部门通过吊销门户网站的财经新闻频道、颁布常规指令要求编辑小心管理报导,以及提供每月在财经新闻平台记者的意识形态培训等种种手段积极干预封锁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负面报导。
今年,审查机构已经告诉媒体不报导有关技术部门裁员的信息,并限制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发表的演讲在网上流传。他说政府在2018年对经济判断存在很大误区。随着经济放缓加剧,其影响正扩散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可以预期当局将加紧对新闻的控制,并努力防止 - 甚至起诉 - 负面财务数据和分析的泄漏。
4.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更多管制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周报导中都有关于中国当局出台种种新措施,以期利用面部辨识或其它人工智能技术,来协助其监视和控制公民的行为。较为温和的举措如用来发现和惩罚乱穿马路者、限制非法分租公共房屋者、鼓励公交行为良好者或改善学生出席率。然而即便是这些方面,也有相当的对隐私的限制,可能的虚假正面典型,以及大量的潜在滥用行为。在其它方面,类似技术正在被用在有明显打压目的的事情上,譬如在微信上审查政治敏感图像,或在新疆用来辨认需强制「再教育」的潜在目标人物。
以上案例,大部分尚处于试验性阶段,或仅限在某些地区。但是当这些的用来控制社会和政治的先进系统一旦成熟,随着政府推进其用来评估所有公民的纪录和行为,并要其承担后果的国家「社会信用系统」的计划,所有人不久都将身处于令人恐惧的中央监控之下似乎很明确。
5. 加强反抗北京在海外的影响力:过去两年,一连串的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中共政府增强其海外影响力的运作所带来的威胁。民主国家的决策者和公民社会推手已行动起来,更加仔细审视北京方面的媒体参与和投资行为。
在美国,司法部已敦促新华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按照「外国代理人登记法案」进行登记, 关闭在法案实施方面的一个重要漏洞。在加纳,当地的独立播出人协会对于一项可能与一家中国公司建该国数字电视基础设施的协议提出关切。英国的媒体监管单位在接到投诉央视参与录制和播放拘留者,包括活动人士和记者,「被认罪」的影片后,正在重新审核它的执照。许多国家,从澳大利亚、日本到挪威,都限制或正重新考虑中国公司华为在当前或未来的电信业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参与情况。
中国领导人将继续他们野心勃勃的、有时隐密或强制性的作法,来影响外国的媒体和信息环境,但是,中国的国营媒体、电讯公司甚至外交人员,在民主体制下,如今会更有可能遇到法律和其它方面的阻遏。
无论如何,中共的信息控制手段在未来的一年,在技术上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密成熟,可预期习近平政府将无所不用其极来推行它。由于该政权过去所犯一连串的罪行及2019年各种纪念日可能引发的抗议,由于放慢的经济造成的对一个非民选政府的政权合法性危机,由于甚至是最小的公众愤怒的表达都会在线上线下形成滚雪球效应,该政权坚信此举之必要性正显示了其深深的不安全感。审查、宣传和监控对此政权看来似乎必不可少,但是这些措施再多,也是防不胜防。当局的控制会日益加紧,是因为什么办法都从来没有完全成功过。尽管政府的各种信息控制手段很可能会在猪年增多加大,但离真正奏效,还差得很远。
萨拉∙库克(Sarah Cook)是自由之家东亚资深研究分析员,《中国媒体快报》负责人。本文已于2019年1月24日发表于《外交政策》。
当局出台新法规和强制措施以加强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审查规模的新证据在过去一个月大大量增加。据北京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12月25日的一则声明,约1万1千「自媒体」帐户最近已因传播有害信息被关闭。一则纽约时报1月2日就「审查工厂」的报导指出,用来确定和删除有问题内容的低工资合同工人数量大幅增长,其中一个机构将其内容监控团队的人员从2016年的200人扩增至今天的4000人。据1月7日的Technote报导,搜素引擎和门户网站百度2018年删除了500亿条「有害」信息,比去年增删了45亿条,那相当于平均每秒钟拦截1500条信息。
国家机关和技术公司还参与了大规模的收集和分析个人数据,以及操控网路讨论。 1月9日,腾讯发布一则关于其微信平台的分析报告,报告中列出了其用户的使用和对话习惯。譬如,一天中什么时候老年用户喜欢和他们的孩子对话。微信用户就公司监控他们的私人对话到了何种程度表达了他们的担心。同时,各种「寒冬(Bitter Winter)」得到的县一级的文件表明,中共计划扩充和职业化评论「部队」,试图引导国内外的网络民意走向。
即使有了这般对审查、监控和「民意指导」系统的扩张,当局还在继续公布新的攻势和规则,以填补任何仍存的漏洞。过去一个月,此类新举措包括:
- 「清除有害信息特别行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1月4日宣布,2019年1月至6与间,将开展特别行动,旨在「清理网络生态」。此四步行动将针对所有网站、手机应用软件、论坛、通信工具、视频流媒体平台,以及其它各种内容服务,目标是清除大范围的「负面」内容和「有害」信息。
- 短视频规则:1月9日,行业集团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新规则,增加审查和加强在高人气的短视频共享平台的内容审核。这些规则包括100项非常详细的违禁内容种类(由「中国法律翻译」翻译),综合起来,包涵了极其广泛的内容,包括许多种形式的幽默和讽刺。这些规则还要求每天针对1000个上传的短视频,必须有至少一位人工审查员。 1月10日,《京报(Jing Daily)》分析了这些规则对奢侈品牌的市场营销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效应,指出一些常见的广告行为可能因触及限制「腐化堕落」内容或浪漫互动的条款而犯规。
- 区块链法规:继10月发布的草案,1月0日,CAC宣布其将于2月份开始要求区块链平台审查内容,确认用户的真实身分,并准许当局获取其存储的数据。中国网民已用区块链系统来保存和流通涉及敏感话题如大学校园性侵犯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和微博上已被审查。
採用低技術打壓來控制現代通訊
近几个月,中国安全部门看起来开始扩展他们在网络管理上的影响力,导致大范围的司法和不受法律制约的惩罚, 强加于寻找获取或分享未被过滤审查信息的维权人士和普通中国用户。这个现象的三个主要方面值得注意:
- 打压推特和VPN用户: 由于政府严密控制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数以百万计的机智的维权人士和政权异见者开始依靠美国的微博服务推特来自由表达意见并分享信息。虽然推特正式在中国被封,但这些用户通过绕行工具和虚拟私人网络(VPNs)依然可以上推特。作为接近2018年底的一轮新攻势,国家安全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忙于施压推特用户,令其删掉推特或退出该平台;其他用户已爆出他们的帐户被黑,贴文被删。据《华盛顿邮报》1月4日报导,当局现在视封堵精英网络用户上推特为当务之急。攻势已持续到一月,成数百或可能数以千计的用户经受了骚扰、拘禁和审问。越来越多提供翻墙工具者已被指控有罪,冠以如「安装和使用非法途径上国际网络」,这在过去曾是被普遍容忍的。观察者注意到双重标准,官方媒体和其员工仍可高度活跃于推特和其他被封平台。在现下持续的网络管制中,在中国的用户以非中国的电邮帐户或电话号码安装推特帐户,可能更为安全。
- 利用节假日判决维权人士:中共长期以来一直选取圣诞节前后的节假日判决广受关注的维权人士和新闻记者,因为那时很多中国观察家和外国记者都在度假。12月25日,南京公民记者孙林,因供稿海外新闻博讯网被判四年,冠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12月28日,中国民间「权利运动」网站负责人、「翻墙网」执行主编甄江华被以同样罪名判刑两年,之前被关押六月。也是在12月28日,「民生观察」网站编辑丁灵杰被判20月,因分享讽刺习近平的视频被控「寻衅滋事罪」 。 12月26日,王全彰在天津被审,他自2015年7月当局集体打压人权律师和人权活动家行动被捕后,一直被关押。迫害持续到新年,网络异见人士和64天网创办人黄琦于1月14日在四川被判泄露国家机密罪,尚无判决书公布,据「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转发的审查指示,有关黄琦案,未经安排,所有媒体一律不报不转不评。同一天,上海异见人士季孝龙在呼吁民众在当地公共厕所写「打倒共产党」被判刑三年半,被控「寻衅滋事」。
- 公民因传播宗教遭打压的信息而被惩罚:信仰自由是中国媒体网络被审查最严重的话题之一,近期几件案例表明,信仰者和公民记者因帮助传播宗教被迫害信息持续被捕、被关入狱和被消失。几十位《寒冬》网站记者因拍摄采集中共迫害宗教自由、侵犯人权被捕。自2018年8月官方将该网站列为「境外敌对网站」。 11月4日,获奖摄影记者卢广在新疆消失,那里穆斯林维吾尔族人面临严峻打压。卢广妻子12月11日确认,他已被捕。保护记者委员会列出11位在2018年被关押的记者名单, 以及12月仍在监狱的十位记者,其中九位是维吾尔人。另外,被禁的法轮功修炼团体的两位法轮功学员杨月亮和刘文婷,因安装卫星能接收海外不受审查的包括宗教迫害方面的新闻报道,在十月被分別判三年半和两年半。并且在1月14日,至少六位藏人因在微信上分享政治敏感信息被逮捕。
另一版本的文章已于2019年1月30日发表于《风传媒》。
北京强烈维护华为 引发外界质疑华为公司独立性
自加拿大应美国政府要求于2018年12月逮捕中国电信大厂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以来,渥太华与北京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中国当局明显报复,以各种指控逮捕了几名加拿大人,并判处一名加拿大人因贩毒死刑。他们还仔细审查国内媒体对此争议的报导。北京方面的反应激烈增强了国际社会对华为关注,认为华为表面上是一家私人公司、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并在国外运作时可能会帮助间谍活动。
在孟晚舟被捕后,中共除了高调逮捕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商人迈克•斯巴文尔(Michael Spavor)外,据报导至少有11名加拿大人在中国被拘留。另一名加拿大人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于1月14日在他上诉后被可疑地迅速重新审判为死刑。他因毒品走私罪在2018年11月20日被判处15年徒刑。大连法院指出,原判过于宽松;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批评中国「任意行事」。在他的博客中,中国法律专家唐纳德•克拉克(Donald Clarke)将中国的行为描述为「人质外交」,并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法院仅花了一个小时宣布之前用32个月才判决谢伦伯格的案件,认为前后反差「看起来不太好。」China Change网站的一篇文章翻译了中国律师和法律学者关于前所未有的性质和对谢伦伯格案「神秘匆忙」的评论。
据报导,这些令人不安的举动,随着俄罗斯最近因涉嫌间谍指控逮捕了一名美国人,迅速促使外国的中国观察家、记者和学者重新考虑旅行计划和通信安排。加州大学警告学生和教职员在访问中国期间不要使用微信,WhatsApp和类似的短信应用程序,引证可能存在的政府监控。
同时,中国当局已介入管理相关新闻内容。 「中国数字时代」网站已经转发了几个被泄露的审查通知:12月8日指示禁止报导拘留孟晚舟;12月9日指示针对中国参与5G移动技术开发报导,华为已试图在海外市场安装该技术;以及1月14日指示要求媒体遵守在波兰被捕华为销售总监间谍指控的官方声明。
在1月15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罕见的接受国际媒体采访中, 试图肯定该公司的独立性,但中国政府明显的报复行为加强了国际对该技术大公司与该政权密切合作的质疑。出于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几个民主国家此前已采取措施阻止华为提供5G移动技术,且12月26日英国电信确认已从他们的应急服务网络中移除了华为设备。 (此前曾表示将把华为硬件从其3G和4G网络的核心转出。)1月9日的一份报告指出,挪威现在也在考虑将华为排除在其5G网络建设计划之外。华尔街日报1月10日报导,美国商务部示意不会续签华为矽谷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的出口许可证。
香港:对中国监视、威胁学术界和记者的担忧在增加
12月和1月发生的几起事件引发了长期以来对北京利用监视恐吓打击半自治香港异见的担忧。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紧张局势加剧的一年之后,因批评中共对新疆、西藏和香港打压知名的悉尼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中国研究讲师凯大熊(Kevin Carrico)据称在他为期一周的香港旅行之时被中国官方媒体人士跟踪。他后来上了12月17日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的头版报导,称他「秘密来港」,并与独立运动人士有密切联系。
1月7日《华尔街日报》调查中国和马来西亚达成的协议揭露出,中国警方已提出监视在香港工作的该报工作人员,为此签订同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合同。香港当局否认了这一点,并指出根据现行法律,这将是非法的。人权观察组织的玛雅•王(Maya Wang)将对驻地香港的记者的监视与最近中共当局在香港的非法绑架的趋势联系起来。在2017年7月习近平访问该地区期间以及之后,疑为中国情报人员的人也被指控监控或恐吓香港的政治活动家、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和学者。
中國之外:新西兰报纸、学术自由、泰国逮捕、非洲科技
- 《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版删去敏感内容:1月14日,新闻网站Stuff报导,2016年发行的奥克兰《新西兰先驱报》的中文版会编辑来自原本英文日报中的文章,省略会冒犯中国政府观点。例子包括关于中共迫害法轮功学员的文章注释说明,以及中国研究学者安-玛丽•布莱迪 (Anne-Marie Brady)对北京在新西兰的政治影响的研究和她因工作而面临的威胁。该报明显的自我审查是影响海外中文出版的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 2016年PEN美国报告发现,与英文原版相比,国际新闻机构在中文网站上的自我审查报导往往更为主动。中文版也倾向于更多地关注经济、商业和生活方式的故事,而不是政治。一些可能的敏感文章只出现在英文网站上。
- 学术期刊审查:12月下旬出现报导,英国学术出版商《泰勒和弗朗西斯(Taylor and Francis)》应北京的要求,已经从9月开始在向中国提供的讀物中撤出了80多种期刊,因为进口相關机构发现某些期刊有「不适当」的内容。在被撤回的出版物中有《亚洲研究评论》,據報其中包括六篇中国审查员认为「令人反感」的文章。提供這份報導的澳大利亚亚洲研究协会执行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称,《泰勒和弗朗西斯》不愿指明是那些文章有問題,並声称这些信息「具有商业敏感性」。出版商可能是担心会出现类似201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事件一样的强烈反对,因而持谨慎态度。当时,剑桥大学出版社拒绝中国用户访问315篇《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 )》的文章。由于学者们的强烈抗议,几天后改变决定,重新刊出被删除的文章。
- 美国关闭孔子学院:在过去的三个月里,美国几所大学已经关闭或宣布意愿关闭孔子学院-由中国政府资助的中文教育中心。关闭的学院中有麻州大学的孔子学院和北卡州立大学,两所都主办了12年。北卡孔子学院是其附属的州立小学和中学孔子教室的中心;12月31日,南佛罗里达大学默默地关闭其孔子学院;12月18日,当地媒体报导罗德岛大学将关闭合作的孔子学院;12月10日,新消息说,密西根大学同孔子学院在2019年中签约到期后,将不再续约。据Inside Higher-Ed杂志的伊丽莎白•雷登(Elizabeth Redden)说,近近过去一年,至少10所大学已经宣布关闭孔子学院。大学行政机构宣布关闭有各种不同原因,包括学生报名少和重新组建亚洲项目,但很多也都承认国会议员和美国情报机构提出的关注,以及跟据2018年8月通过的《国防授权法》规定,有失去美国联邦中文教学经费的可能。孔子学院一直存在争议,缘于其对学术自由的负面影响的佐证,以及持续增加的关于国家安全含义的关注。
- 电台广播者在泰国被捕:11月22日,泰国警方拘留了台湾籍商人的蒋永新,据报导这是屈从于中国政府的压力而为。蒋协助「希望之声」广播网租了一间民房,用来发射短波电台信号到中国。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是由法轮功信仰团体的修炼者创办的一家位于美国的非营利中文广播电台,目前法轮功在中国被禁。其节目包括未经审查的新闻、对在中国发生的宗教迫害和人权侵犯的报导、回顾传统中国文化,以及强有力的政治问题辩论秀。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总裁曾勇(Allen Zeng) 讲,泰国警方利用其泰语的不通,通过欺骗的手法,让蒋签署了一份类似保证书的文件,尽管尚不知他是否如被指控般违法,泰国电信商业法应该针对此案(有所保护)。蒋在交保释金后被释放,但检方已正式起诉他,而且定于2月12日上庭。他面对最高被监禁5年。北京施压亚洲各国政府取缔希望之声的播出,这已非首次。 2011年,越南的两位男士因为播出内容到中国,印尼当局试图关闭希望之声的附属电台 –Radio Era-baru,该电台向东南亚的当地华人社区播送节目。
- 中国在非洲的技术公司:作为习近平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份,一些中国技术和电讯公司扩展了它们在非洲国家的业务,旨在透过泰国投资基础设施,增加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据一份1月10日的《彭博经济周刊》的报导透视了中国在金融和建设相关项目,包括网络监控摄像头和其它可以威胁民主和人权的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的观察人士已经对与中国签署开发合约所导致的高债务水平发出预警。在有此项目的赞比亚,当局为其对中国技术的依赖进行辩解,否认他们正在向北京的威权政治模型过渡。然而,有报导说赞比亚的通信部长倡导中国模式的网络管理,该文引述一位赞比亚活动家的文章,其中谈到「人们自由表达 –自由思想,自由言论 –与日俱减」。在自由之家《2018年网络自由报告》中,赞比亚被评为「部分自由」。
重点反制:谷歌「蜻蜓计划」搁置
2018年8月,据Intercept网站报导,谷歌在秘密准备推出一个在中国接受审查的搜索引擎。随后揭示出来的是,该计划中的应用平台,即「蜻蜓计划」,不但会将禁止语汇列入黑名单,而且会将搜寻者的用户电话号码和搜寻行为联系起来,潜在帮助中国的国家监控。 12月17日,Intercept网站报导,谷歌已「有效停止」了该计划,将相关工程师转移到其它国家了。对于这家科技巨头来说,这种转变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显然他们原本有意在2019年初推出此新产品。谷歌为此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大范围各方人士的批评,包括人权组织、国会议员、顶级投资人乃至美国副总统彭斯 。
但是起关键作用的是谷歌员工自己。他们在内部提起投诉,并以辞职来抗议,或将相关的文件和信息透露给媒体,特别是透露给了Intercept网站的瑞安•加莱哥(Ryan Gallagher) 。甚至在谷歌及其母公司阿尔法贝特(Alphabet)的高官和继续维护该计划或回避问题之时,他们的员工仍然指出「蜻蜓计划」的开发有悖于谷歌自己的政策。该计划在秘密中开发,与法务、隐私和安全问题相关的人员都不知情。最后关键一击似来自「蜻蜓计划」项目的工程师,他们使用中国用户查询的真实数据包时发现问题。这些资料来自谷歌在中国的子网站265.com。这项安排一直瞒着隐私团队,这是一「对公司原则的严重违背」。尽管此计划目前看似已被搁置,批评人士继续呼吁谷歌高层,要他们确认这一搁置是永久性的。
未來看点
农历新年审查:随着中国人举家团聚庆祝农历中国新年,及伴随此而来的长假,审查者仍然很忙。过去这些年,审查者的一个重点盯踪对象是人们对中央电视台年度「春晚」的吐槽。下月,我们可以关注与春晚相关的删帖和禁词,如民工失业、交通运输问题,以及人们对仍被关押在中国监狱的政治和宗教良心犯的节日祝福。
网络「清理」:运动的影响:接下来的六个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地方当局和中国的技术公司将实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月4日宣布的最新特别行动,去清除所谓「有害信息」。观察哪些类型的新内容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哪些新的审查手段出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如何被用在此行动中,以及哪些案例是安全部门要进行惩罚性干预的。
美国新法案对西藏的影响: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西藏旅行对等法》,该法案在国会参众两院均以压到多数通过。该法案旨在寻求解决对进入西藏的重要限制,特别是针对外国记者、人权调查员和外交人员的限制。该法案要求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官员允许美国人进入西藏地区的程度予以说明,并对相关负责施加限制的中方官员对等限制他们获得美国签证。该法案的支持者希望它能刺激当地官员改善进出自由。随着法案进入实施,关注国务院三月份将提交国会的报告,那些可能被视为是给到访西藏的外国人施加限制的中国官员名单,以及该新法案确实提高透明度并推动中国官员放松管制的迹象。
行动起来!
- 订阅《中国媒体快报》:每月直送电子邮箱,获取《中国媒体快报》最新信息,最深入分析。免费发送!点击这里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 分享《中国媒体快报》:帮助朋友和同事更好地理解中国不断变化的媒体和言论审查状况。
- 获取未经审查的消息内容:请点击这里或这里,找到比较流行翻墙工具的综合测评以及如何通过GreatFire.org获取翻墙工具。
- 支持良心犯:了解如何采取行动帮助新闻记者和言论自由维权人士,包括在往期《中国媒体快报》中特别提到的良心犯。点击这里
- 访问《中国媒体快报》资源中心:透过自由之家网站的新资源中心,了解了解更多决策者、媒体、教育界人士和捐助人可以如何帮助推进中国和其他地方的言论自由。
For over 50 years, Freedom in the Worl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vestors. Donate today to help us ensure the future of this vital 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