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Accessibility

STAY UP TO DATE: The Effects of the US Foreign Aid Freeze on Freedom Hous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Freedom House Logo - Torch next to words Freedom House

Primary Navigation

  • Freedom Map
  • Countries
  • Issues
  • Perspectives
  • Policy Recommendations
Expanding Freedom and Democracy

Quicklinks

  • Perspectives Blog
  • Find A Country
  • Explore The Map
  • Events

Mega Menu

  • Reports
    • Freedom in the World
    • Freedom on the Net
    • Nations in Transit
    • 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 Election Watch for the Digital Age
    • China Dissent Monitor
    • Archives
  • Our Issues
    • Countering Authoritarianism
    • Supporting Defenders for Democratic Change
    • Promoting a Global Democratic Landscape
  • Programs
    • Free Them All: The Fred Hiatt Program to Free Political Prisoners
  •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Testimony and Advocacy Letters
    • Strengthening US Democracy
  • Countries
  • Events
  • Perspectives Blog
  • News Releases & Statements
    • Media Center
  • About Us
    • History
    • Board and Leadership
    • Our Experts
    • Ways to Give
    • Financials
    • Careers
    • Contact Us
  • Sign Up for Updates
Jump To:
China Media Bulletin 137 - June 2019

中國媒體快報:越來越糟的夏季審查、香港抗議、華為在賽爾維亞的間諜活動(六月,第137期,Traditional Chinese)

Facebook Twitter Email

本期內容:6月份的審查在7月將如何擴大、詳細報導了香港抗議活動和天安門大屠殺週年紀念的媒體層面,以及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在塞爾維亞、塔吉克及其他地區的使用情況。

本期標題

本期分析:中國漫長且燥熱的夏季審查

新聞報導:​​​

  • 美國和中國公司感覺到「科技冷戰」的寒意
  • 中國官媒、審查機構回應香港反送中抗議活動
  • 天安門事件紀念日:對學習真相的監督、騷擾和追憶
  • 香港:伴隨反送中抗議活動的襲擊記者、網路攻擊、監視恐嚇
  • 中國之外:支持香港、Twitter暫停、維吾爾族難民、華為在塞爾維亞從事間諜活動

重點反制​:歌曲、文字遊戲幫助香港抗議者和中國網民

未來看點

行動起來!


本期分析:中國漫長且燥熱的夏季審查

六月對中國的網路自由是很糟的月份。七月或許更糟。

作者:薩拉·庫克 (Sarah Cook) 

每年六月,中國的審查機構都加速審防,以阻止公民討論、紀念或了解1989年中國各地發生的民主抗議活動以及使他們終止的殘暴軍事行動 。

但今年,種種活動,譬如(1989年民主活動)30週年紀念日、與美國的貿易戰升級、香港發生的大規模反送中抗議,以及擁有技術更先進的資訊控制系統,已驅使中國共產黨的審查手段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極端。 隨著7月份更加敏感的各種紀念日來臨,審查的升級可能還會繼續。

對現有審查制度的新升級

毫不意外的,全中國網路過濾系統「長城防火牆」 本月擴大了其範圍。在6月的第一周內,來自五個不同國家的12個主要國際新聞媒體的網站都被封鎖,包括CNN、《華盛頓郵報》、《衛報》、the Intercept、《多倫多星報》、澳洲的《世紀報》和紐西蘭的Newsroom。這些媒體加入了諸如《紐約時報》、《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等在中國長期無法登陸的媒體行列。

同時,中國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 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 — 部署了新技術和處罰措施,以防止有關天安門廣場大屠殺6月4日週年紀念日的資訊流傳。中國最好的科技公司的監管機構告訴路透社,用於探測和刪除被禁內容的人工智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準確度」。那些被發現交流有關1989年那些事件的人冒著微信帳號被拒之門外的風險;當重新登錄時,他們將不得不承認他們「傳播惡意謠言」並接受人臉識別掃描,如BBC記者斯蒂芬·麥克唐納(Stephen McDonell)親身經歷的那樣。瑪雅·寇茨(Manya Koetse) 注意到,在微博上,圍繞「天安門」一詞,今年的審查可謂滴水不漏,並且不僅限於會聯繫到1989的日期和詞語的組合。另一個先例是,據報道蘋果公司從其網絡商店刪除了幾個中文播客,影響到一項蘋果在中國少有的服務,過去這項服務一直是避免受審查的。

擴展到非政治空間

有些過時的娛樂內容也沒有逃過審查機構的注意。最突出的例子是,自4月以來,中國主要的影音串流平台已經把搖滾明星李志的音樂刪除,還有這位音樂人的微博帳號、微信公眾號和豆瓣音樂人頁面都已被刪除。雖然李志的近期音樂已是非政治性的甚至是親政府的,但是一些較舊的曲目暗示了1989年的抗議活動。 在六月紀念日之前,監管機構下令刪除與這些歌曲相關的任何影音內容。

一個更意想不到的舉動是,以「系統升級」或「維護」為名,全部或部分暫停直播、約會和名人八卦節目的服務。這些「系統升級」或「維護」都是從5月開始,並預定6月結束。至少9個這樣的案例被記錄在案,包括Momo(一個有1.13億用戶的溝通和直播的應用程式)、影片共享網站哔哩哔哩(1億用戶)、中國最大的約會應用程式探探(9000萬用戶)、同志社交媒體應用程式Blued(2700萬用戶)和Dingtalk,一個商業通信應用程式。在大多數情況下,社交媒體服務並沒有完全關閉,而是暫停並著重在有即時通信功能、且可能使審查人員難以追蹤的特性上 — 例如隨影片播出的即時評論。 YY,一個受歡迎的直播平台,在將6月4日和香港的300多個新關鍵詞添加到黑名單中不久之後,於5月下旬宣布了這種類型的限制。

這些公司的聲明解釋說,他們的辦法是在「相關政府機構」的命令下開始的,這顯然是指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 他們幾乎別無選擇,只能遵守該機構的要求。據報導,網信辦官員警告財經新聞服務Refinitiv說,如果它拒絕刪除與天安門週年紀念相關的文章,將會失去新聞傳播許可證。Refinitiv經由Eikon終端來傳播路透社內容。標誌著該政權對經濟和相關話題的更為廣泛的焦慮,6月10日,網信辦報導稱,該公司已經下令暫停使用Wallstreet.cn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式,該金融新聞信息系統已吸引了大約1.8億全球用戶。

事實上,上一個月的審查激增,單從所涉及媒體種類和用戶層面的規模來說,也許是最引人矚目的一次。數億的用戶感覺到了他們突然間能獲取的或分享資訊減少了,即便在一些情形下他們並沒有覺察到限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臨時的,還是永久的?

考慮到審查升級似乎主要是由於天安門大屠殺紀念日所觸發的,人們可能會認為許多新的審查措施只是臨時的。但是,證據表明這樣的假設是個錯誤。

自由之家測試了六月份被封的12家外國新聞網站 — 利用GreatFire.org’s的網址分析器 — 結果表明除了CNN,其它網站截至6月18日依然被封。其它上個月推出的新發明的封網手段,譬如在人工智慧輔助下的社交媒體過濾,可以預期在未來數年只有擴張而不會縮減。在這次敏感時段收集到的任何有問題的微信用戶的資料會被保留成為未來參考。

如果說中國的審查員們六月份很忙,那七月份他們也不會閒著。7月1日是香港主權從英國移交中國週年,屆時可能很容易就促發另一輪大規模抗議。然後就是7月5日,是新疆種族抗議暴力10週年紀念日,那次事件導致了嚴酷和持續的對該地區大批穆斯林的鎮壓。接著第二天,7月6日,是達賴喇嘛的生日,而7月13日是民主人士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兩週年忌日。最後是7月20日,是中共取締法輪功精神信仰並開始大範圍的、曠日持久暴力滅絕性迫害20週年。

不像「六四」紀念日重在回顧歷史,7月的一些敏感日都與當今事件密切相關,其中包括最過份的人權迫害和最重要的異見之聲,都在今天的中國發生著。僅在過去一週多,就有新聞報導說一位著名的維族作家在被拘留新疆的「再教育營」期間死亡;在倫敦的一項獨立調查得出結論:中國的良心犯 — 包括法輪功學員和可能包括被關押的維族人士 — 被殺害以便他們的器官可用於移植手術;在大規模的群眾抗議後,香港政府擱置了其備受爭議的送中法案。

在中國的大多數人可能完全不知道這些事件進展,即便這些事件是國際媒體的頭條,而且在中國可以產生真實反響。然而,雖然有這樣的資訊隔離,希望並未消失。本月中國的年輕人發了無數的文,說他們如何了解了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真相,也強調了中共政權審查系統的種種漏洞。從至少兩個翻牆軟件得到的數據表明,在「六四」紀念日前後以及香港大規模民眾抗議期間,與前一月相比,六月份來自中國的用戶增加。

中國人民明確想知道政府不告訴他們的事情。隨著下個月到來,北京的資訊控制措施將會被推向更極端。國際社會應該準備好支持普通中國民眾得到不受過濾的真實新聞的渴求。

薩拉•庫克為自由之家東亞事務資深研究分析員兼其《中國媒體快報》主任。本文已於6月28日發表於《風傳媒》。


美國和中國公司感覺到技術冷戰的寒意

由於國家安全問題,美國政府於5月16日宣布禁止向中國電信大廠華為出售美國硬件和軟件,這已經對該公司造成損失。華為智能手機的海外銷售額下降了40%,因為美國商務部上月表示,計畫將華為列入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利益構成威脅的公司名單。華為已警告稱,該禁令可能會使其收入損失300億美元,儘管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獲得美國政府特別許可購買美國組件和技術。美國供應商也面臨巨額財務損失。 美國芯片製造商Broadcom在2018年向華為直接銷售了9億美元,據報已經感受到禁令的影響。

使這些損失更為加重的是美國科技公司決定與華為斷絕關係,出於他們害怕違反提出的限制。 6月7日,路透社報導稱,Facebook將不再允許在華為手機上預裝其移動應用程式,而谷歌將在8月停止向華為提供安卓(Android)操作軟件。

然而,中國似乎準備有所回應。 中國商務部於5月底宣佈,它正在編制自己的「不可靠實體清單」。目前尚不清楚將定義哪些公司,但商務部發言人提到「因非商業原因阻止或削減對中國公司供應的公司」 ,使人聯想到美國科技公司將成為首批目標。 6月8日,《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官員已經召集了微軟、戴爾(Dell)和韓國三星的代表,警告他們不要與美國的禁令合作。

並非所有國家都相信美國聲稱的華為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如利用其在建立第五代(5G)移動基礎設施的角色來代表中國國家進行間諜活動。智利和巴西表示,他們不會排除華為在他們的領土上推出5G技術的計劃,俄羅斯最大的電信商於6月5日與華為簽署協議,建設該國的5G網路。


中國官方媒體、審查機構回應香港抗議活動

過去一個多月,香港一直以大規模抗議活動扣人心弦,港人抗議將被控罪犯引渡到中國大陸的修訂草案。 這些集會涉及了警方暴力事件,包括6月12日警察襲擊抗議者和大規模和平遊行,如6月16日700萬人的香港居民中,有200萬人走上街頭請願。中國大陸媒體已避免廣泛報導抗議活動,中央電視台(CCTV)的最大晚間新聞節目於6月17日沒有報導前一天香港民眾抗議的歷史性參加人數。

但對香港民眾的不同意見,中共官方媒體和香港政府支持者並沒有完全緘默。有關抗議活動的假消息已在網路上傳播,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中共官方媒體宣傳的。在這些虛假報導中,6月10日《中國日報》的一篇文章稱,有80萬人參加了網絡簽名活動表達對引渡法案的支持。以及6月17日假報導宣稱,香港的父母們遊行反對「美國插手」。 這些內容通過中文媒體傳播到中國境外。在紐西蘭出現的一個例子中,《新西蘭中文先驅報》受到了批評,因為它重印了共產黨喉舌《人民日報》中的歪曲資訊,導致其撤回該文章。

如《中國日報》一篇6月9日 社論所說,中共官方媒體也試圖駁回對該法案的反對,因為「一些香港居民被反對派及其外國支持力量矇騙」。同一篇社論警告稱,抗議活動可能會破壞香港的「信譽和聲譽」。 6月13日《環球時報》評論發表了一篇更為好戰的言論,譴責美國議員如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對抗議者表示支持是「一種明顯的挑釁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試圖通過6月13日聲明來證明警察野蠻暴力對待抗議者的行為是正當的,試圖證明示威活動有問題,「不是和平集會,而是公然、有組織地發動暴動。」

與此同時,中國審查機構一直在努力阻止大陸新聞消費者和網民了解香港的政治危機和請願遊行。《中國數字時代》(China Digital Times)發布了6月16日洩露的政府指令,指示「各網站:查刪香港反送中相關遊行視頻,查刪《海闊天空》《真的愛你》《皇后大道東》等香港歌曲下面的不良評論。」騰訊和其他中國社交媒體公司的審查機構已經努力遵守這些命令,例如從流行的中國音樂流媒體平台中刪除音樂劇《悲慘世界》中的一首歌。 《經濟學人》 報導稱,雨果《悲慘世界》歌曲《你聽到人民在唱歌嗎?》— 改編成香港抗議活動主題歌之一 — 在QQ音樂上已經不再出現了。然而,基督教流行歌曲《唱哈利路亞讚美主》,另一首非正式的聖歌,仍然在傳唱。新浪微博平台的審查機構也努力刪除對香港抗議活動的討論。微博已經刪除了對該運動表示支持的貼文或評論。


天安門事件紀念日:監控、騷擾和了解真相的回憶

除了審查新聞媒體和其他通訊工具外, 在天安門大屠殺30週年紀念日之前,中共政府加強了對主要批評者的直接鎮壓。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警方已將天安門母親親屬成員 — 1989年遇害人的親屬 — 置於更嚴格的技術和身體監視之下,主要是為了阻止她們與外國記者交談。丁子霖,最敢言的母親之一,和著名的維權活動家胡佳被帶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強制「度假」。非政府組織「中國人權捍衛者」(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 報導,至少有37名維權活動家和藝術家被關押、被迫旅行或被軟禁,都與敏感的周年紀念日有關。其中包括四川的獨立電影拍攝者鄧傳彬,他在推文發表了一張帶有標記大屠殺的「銘記八酒六四」的酒瓶照片後,被警方拘留。現旅居國外的前學生領袖封從德於6月2日被拒絕入境香港。

另外,1989年以後在中國長大的許多作者們都經由海外媒體來反思他們第一次了解一個已經從他們國家的歷史書中消失的事件。在一份由網站「中參館」(ChinaFile)出版的此類帳戶彙編中,作者們描述回家後看到家人秘密觀看關於天安門大屠殺的被禁紀錄片;在使用翻牆工具接觸到未經審查的網絡,偶然看到維基百科條目;得知一位喜歡的老師被拒晉升是由於過去參與了「天安門事件」;或者在5月下旬遭遇網絡審查一個無意冒犯之詞,並被告知這與即將到來的六四(6/4)周年紀念日有關。在大多數情況下,作者們隨後找到機會了解更多發生的事情,比如在離開中國出國留學之後,透過詢問他們的父母,或者經由網絡持續探索被封禁的內容。

為了證明電影的力量,很多人都在重述這些經歷,他們強調觀看有關1989年事件的錄像或紀錄片,包括抗議和絕食抗議的學生的真人照片,隨後是開往北京的坦克和血腥的平民。 正如一位匿名撰稿人寫的關於觀看2006年電影《頤和園》的文章,「我出生於1990年。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中國面孔的抗議者。 這部電影讓我無語。」


香港:伴隨反送中抗議活動的襲擊記者、網絡攻擊、監視恐嚇

最近幾週,由於數百萬香港居民因香港政府提出的將犯罪嫌疑人引渡到中國大陸的法律修正案,因此出現了一系列與言論自由和隱私權有關的限制或擔憂:

  • 警方襲擊報導抗議活動的記者:香港記者協會(HKJA)抗議警方在6月10日及之後對報導示威活動的記者進行騷擾。據香港記者協會所說,警察侵犯記者們以語言暴力和對身體上的暴力,其中一些人受到胡椒噴霧的灼傷,甚至當他們出示記者證時仍阻止他們安全報導事件。據香港記者協會向警方提交的詳細報告所述,6月份至少有27起案件 報導抗議活動的媒體成員遭到警方暴力或騷擾。
  • 監視恐嚇:據報導,香港抗議者正在使用加密的短信應用程式電報、關閉手機上的位置跟蹤、刪除聊天記錄以避免潛在的政府監視和未來因參與抗議而遭受的懲罰。據網站《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報導,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警方於6月11日逮捕了一名電報聊天小組的管理員,罪名是「陰謀妨害公眾」。 警察搜查了Ivan Ip的公寓,並從他的手機上下載了一組超過20,000名成員的聊天記錄。據《紐約時報》報導,在Ip被捕後,許多抗議者開始使用現收現付的SIM卡或外國號碼,以免被警方因他們的電話號碼而發現。
  • 對電報的網路攻擊:中共政府涉嫌在最近的抗議活動高潮期間對電報發起大規模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 據Engadget報導,6月12日,大量「垃圾申請」淹沒了電報服務器並暫時關閉該應用程式。 電報首席執行官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在其個人推特賬戶中證實,與此次襲擊相關的大多數網絡地址都在中國。這種策略並非新見。杜羅夫說,過去類似規模的網絡攻擊事件也都恰逢香港的抗議活動。

中國之外:支持香港、Twitter暫停、維吾爾族難民、華為在塞爾維亞從事間諜活動

  • 外國領導人就香港法案發表講話抗議:世界各地民主政府的民選官員對香港的引渡法案表達深切關注,並支持抗議者。那些發言者包括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台灣、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內閣部長和立法議員們。如果該法案通過,香港居民以及外籍人士和旅客將可能會遭到拘捕,被帶到中國接受聲名狼藉的有缺陷的中共司法系統的審判。在迄今為止採取的最強有力的措施中,一個由兩黨組成的美國議員組織於6月13日重新提出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該法律草案將要求美國政府每年從北京重新評估該領土的自治權,及其相關的特殊貿易狀況。 該法律草案還將對被發現「同謀壓制香港基本自由,包括......強迫謀害遵循國際公認權利的人,送去中國大陸被拘或受審......」的官員實施個人制裁。
  • 在中國的壓力下,澳大利亞議員撤回紀念6月4日的議案:墨爾本市議員在最後一分鐘撤回了紀念天安門廣場大屠殺30週年的動議,顯然是回應於中國領事館的壓力。市議員傑姬·沃茨(Jackie Watts)後來對她決定屈服於「政治影響」表示遺憾,並告訴媒體,對六四週年紀念日保持沉默是「與我們所珍視的非常民主相悖」。
  • Twitter在天安門週年紀念日之前暫停中國持不同政見者的帳戶:據估計在天安門廣場大屠殺30週年前數千天,Twitter暫停了至少100名中國政治評論員的帳戶。中國的維權律師、人權活動家和大學生以及國外的知識分子都受到了影響。針對被稱為#TwitterMassacre的內容,包括美國參議員馬克·盧比奧(Marco Rubio)在內的許多觀察人士指責該公司成為中共政府審查員或回應涉嫌虛假投訴的帳戶。Twitter很快就道歉,聲稱暫停是定期「打擊」垃圾郵件的「常規行動」的無意結果,而不是對中共政府要求的回應。 許多帳戶很快再次開通,但用戶和維權活動家仍對Twitter的解釋不滿意,並敦促其提高透明度。Kalev Leetaru在《福布斯》雜誌上撰文 指出,社交媒體公司不願允許對其執法行動進行外部監控,這引發了「對Twitter關於對言論自由承諾的嚴重質疑」。
  • 外國幫助鎮壓維吾爾族人受批評:比利時政府因5月下旬發生的事件而受到抨擊,該事件允許中國警方在該國駐北京大使館拘留尋求幫助的維吾爾族家庭。 Wureyetiguli Abula為自己和她的四個5至17歲的孩子尋求簽證,以便與她的丈夫一起在布魯塞爾獲得庇護。在否決了旅行證件後,領事允許中共警察進入大使館,並帶走曾在新疆遭軟禁的這個家庭。在美國學術刊物《外交政策》報告中,這個家庭的熟人提到了德國2018年的一起案件,其中因一個官僚錯誤導致一名22歲的維吾爾族男子被驅逐出境,此後他杳無音訊,生死不明。在那次事件之後,德國和瑞典下令停止將維吾爾人驅逐到中國。另外,聯合國反恐部長,俄羅斯外交官弗拉基米爾·沃羅恩科夫(Vladimir Voronkov)因六月中旬到新疆旅行,而沒有提到在「再教育營」大規模拘留新疆維吾爾人而遭受批評。美國副國務卿約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譴責這次訪問成為對中共政府的各種企圖的認可,中共試圖描繪「其對維吾爾族人和其他穆斯林人的鎮壓行動是合法的反恐努力,而事實並非如此」。
  • 中國部署在塞爾維亞、塔吉克的人臉識別技術:據《外交政策》報導,塞爾維亞政府已宣布將在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安裝數百台華為製造的配備有面部識別技術的攝像機。這篇文章引用了一項現已被刪除的華為研究報告,其中「該公司宣稱它已經在全球230個城市部署了安全城市系統,為90多個國家或地區政府提供了支持。」事實上,據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FE/RL)6月17日的一份報告,塔吉克各城市正在安裝類似技術,作為其安全城市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部分資金來自中國貸款。此舉引起了人權界的關注,回顧厄瓜多當局在該國不斷擴大的國內監督系統中使用中國製造的技術。塞爾維亞被評為部分自由,塔吉克斯坦在自由之家的《2019年世界自由報告》中被評為不自由。 這些華為技術的出口只是中共技術和媒體加強獨裁者並挑戰全球民主和新聞自由的一個例子 — 這一主題曾在6月初出版的自由之家 新報告《自由與媒體》中進行了探討。

重點反制:歌曲、文字遊戲幫助香港抗議者和中國網民

大規模爆發的歌曲和粵語文字遊戲已成為反復迴盪的特徵,出現在抗議香港引渡法案運動中,引渡法案將使犯罪嫌疑人被送往中國大陸。或許最突出的例子是基督教讚美詩《唱哈利路亞讚美主》成為運動的主題曲,即使大多數香港人不是基督徒。當一群基督徒學生唱響宗教歌曲為抗議活動提供合法掩護時,這首讚美詩歌最先獲得矚目,依據事實宗教聚會可以在無許可證的情況下在香港舉行。這首歌流行起來,經常可以在抗議地點聽到,一些參加者註意到這有助於減輕警察的緊張情緒,傳達一種平靜的氣氛,並傳遞旨在和平抗議訊息。

各種類型的粵語諷刺文字遊戲,大多數香港人所使用的漢語方言,作為一種顯示區別於中國大陸身份的方式也已經出現。 一些網紅們播放所拍攝下來的警察向抗議者和記者投擲侮辱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同樣,看到抗議者攜帶神奇玩偶皮卡丘(Pikachu),諷刺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Lee Ka-chiu)的粵語名字,他是引渡法案中最凶悍的支持者之一,也是抗議者們的主要目標。

在中國大陸的邊境地區,凶猛的審查制度使得香港抗議活動和相關警察暴力事件的照片和討論無法廣泛傳播,儘管據報導搜索香港信息的用戶數量激增。 (例如,6月12日騰訊微信對「香港」的搜索量達到3200萬,而前一周則為1200萬。)中國網民也轉向歌曲和暗諷引用來表達他們的意見。尤其是,從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兩首關於香港的歌曲 — 《東方之珠》和《皇后大道東》 —  已被用作有關香港的暗諷 。 用戶們發表了歌曲中的歌詞以及對抗議者的支持,例如「加油!」,常見的在抗議現場上已聽到的中文鼓勵專詞。

Photo credit: Mary Hui


未來看點

7月增加的審查和監督:隨著下一個月的敏感宗教和政治紀念日開始,請關注審查的新情況或加劇的限制,特別是針對那些重點人群,如維吾爾族人、西藏人和法輪功學員等,或知名的民主倡議者和劉曉波的朋友們。

香港抗議事件的餘波:隨著香港抗議活動的繼續,以及在過去的抗議活動中證實警察暴行的新證據,請關注備受爭議的引渡法案是否得到全部撤回,是否林鄭月娥(Carrie Lam)辭去香港特首的職務,是否警方對襲擊記者承擔責任,抗議發起人或參與者是否面臨秋後算帳,包括來自數字監控的迫害。

助箝制全球為虐的「平安城市」項目:隨著中共面部識別技術和視頻監控設備向全球數十個國家擴散,包括塔吉克斯坦等極端專制國家和塞爾維亞等民主倒退的國家,請關注新的關於這些安全設備的接受們是否以及如何使用新的政治壓制工具,包括控制犯罪。


行動起來!

  • 訂閱《中國媒體快報》:每月直送電子郵箱,獲取《中國媒體快報》最新資訊,最深入分析。免費發送!點擊這裡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分享《中國媒體快報》:幫助朋友和同事更好的理解中國不斷變化的媒體和言論審查狀況。
  • 獲取未經審查的消息內容:請點擊這裡或這裡,找到比較流行翻牆工具的綜合測評以及如何通過GreatFire.org獲取翻牆工具。
  • 支持良心犯:瞭解如何採取行動幫助新聞記者和言論自由維權人士,包括在往期《中國媒體快報》中特別提到的良心犯。點擊這裡
  • 訪問《中國媒體快報》資源中心:透過自由之家網站的新資源中心,了解決策者、媒體、教育界人士和捐助人可以如何幫助推進中國和其他地方的言論自由。
Students gather in Dhaka, Bangladesh to protest the police and the ruling party, the Awami League.
Protect the Future of Freedom in the World

For over 50 years, Freedom in the Worl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vestors. Donate today to help us ensure the future of this vital resource. 

Be the first to know what's happening.

Join the Freedom House weekly newsletter

Subscribe

Footer Main Menu

  • Our Issues
  • Countries
  •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Explore the Map
  • Donate
  • News & Perspectives
  • Reports
  • Events
  • About
  • Careers

Address

1850 M St. NW Floor 11
Washington, DC 20036

(202) 296-5101

General Inquiries

[email protected]

Press & Media

[email protected]

Footer Social Menu

Follow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Threads

Footer

  • Site Map
  • Contact Us
  • Manage Subscriptions
  • Privacy Policy
  • Content Permissions
  • Disclosure Statements
@2025 Freedom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