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快報:中共「十九大」後的媒體前景、監控措施出新招、打造非洲國家官媒(Issue 123, Traditional Chinese)
本期看點:中共「十九大」對中國的國內外媒體政策有何意涵、最近的監控和審查手段升級、北京的投資如何打造非洲國家的媒體
本期圖片:「玩命鼓掌」!
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召開的當天,一位新浪微博的使用者貼出這張圖片——這是一款新的手機應用的廣告,鼓勵民眾展開競賽,看誰能為習近平的每一段演講鼓掌更多次。這位用戶對這款新應用程式表示讚歎,他寫道,「真的,我真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難以言表,手都拍腫了。大家感受一下吧!年度最佳新媒體產品。 」儘管這位用戶只是擁有56295名粉絲的中級用戶,這個帖子卻不脛而走。在淩晨1:06分之前,不到7個小時的時間,這個帖子被轉發了10827次。10月19日,審查人員意識到了這個帖子明顯的諷刺意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圖片來源: Weiboscope
本期標題
新聞報導:
- 伴隨黨代會的特殊媒體管控措施
- 官媒和社交媒體推廣習近平的演講
- 監控措施升級:語音資料庫、社會信用系統、「以警治疆」
- 香港:活動人士獲得釋放卻未獲自由、檢查手機需要搜查證
- 中國之外:郭文貴會見中國特工人員、北京塑造非洲媒體、蘋果公司遭遇言論審查質疑
本期分析:中共「十九大」預示媒體戰略進入「新時代」
中共領導人強調黨的領導地位、宣傳手段創新、增強文化影響力和在全球範圍推廣其治理模式
作者:薩拉·庫克 (Sarah Cook)

自中共「十九大」上個月在北京召開以來,觀察人士從方方面面對習近平的長篇講話、新晉政治局常委成員以及為這次大會所採取的非同尋常的安全措施進行了仔細研究。但是,這次會議可能對媒體政策產生的影響卻遠遠沒得到足夠的關注。
習近平的講話、中共《黨章》的有關改動和關鍵的人事決策揭示了一系列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對中共如何管理它龐大的審查和宣傳機構產生深遠影響。
此次黨代會有四個不同以往的顯著變化:
1. 「黨的領導」和習近平本人獲得了無上地位:在習近平的講話中,「黨的領導」一詞出現了16次。正如中國媒體專案(China Media Project)所指出的,上一次出現同樣的數字還是在1987年的第13屆黨代會上。沒有其他黨代會提到這個詞更多次,當然,習近平的演講是一反常態的冗長。對《黨章》的改動也反映出習近平作為一位非常強勢的中共領導人的地位:他的思想貢獻被冠以「習近平思想」而寫進《黨章》,同時被加入《黨章》的還有各種炫目的專案或口號,諸如,「一帶一路」和「中國夢」。
2. 文化領域成為新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內涵在幾個地方被加入到《黨章》中。這些變化部分地反映了習近平本人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重視。這一議題在習近平講話中有專章論述,與經濟和軍事議題平分秋色。有關文化的論述不僅涵蓋了傳統媒體和網路媒體,還涵蓋了藝術、文學和教育領域。
3. 背景非同尋常的意識形態新沙皇:在政治局常委的五位新成員中,中國觀察人士普遍認為,王滬寧最有可能負責至關重要的意識形態和宣傳部門。王曾經是一位學者,他在過去的二十年一直是中共菁英的內部智囊。他的背景與兩位前任完全不同,缺乏在黨內意識形態和宣傳機構的任何工作經驗。如果將他的履歷與劉雲山相比,這種差異就尤為顯著。劉雲山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是在官媒或媒體管制機構,包括在進入政治局常委之前擔任了五年中宣部部長。在另外一項人事變動中,網信辦(CAC)主任和「網路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徐麟被提拔進入中共中央委員會,而他的前任魯煒從未晉升至如此高位。
4. 大張旗鼓推動「中國模式」國際化:與習近平對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崛起充滿信心的總體論調相應的,他史無前例地推動中國發展道路成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榜樣。習近平在講話中說,中國模式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提供了方案,並且「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習近平還重申了他之前一直宣導的資訊管控戰略,他的手段明顯有別於他的前任們。習近平特別重視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力量。在10月18日的講話中,他強調了創新以及在國內外增強黨的宣傳和官媒內容吸引力的重要性。
路向何方?
綜上所述,中共「十九大」這些種種方面表明,這個政權將對控制措施進行強化和現代化,不僅針對是中國民眾的行為,還包括他們的思想。
例如,對「黨的領導」和「習近平思想」的尊崇,標誌著對批評中共統治和習近平本人的不寬容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同樣,對文化的強調也表明,中共將更加積極地在娛樂產業和教育系統推廣其官方觀點。相關教科書正在進行修訂,將「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其中,還有若干經過選擇的大學成立了新的研究中心。
此外,中共將可能探索新的方法,迫使網路社區進行自我監督。在演講中的一處,習近平提到需要「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這種說法通常就意味著讓民眾進行相互監督。今年6月生效的新《網路安全法》就包含了鼓勵自我審查的條款。就在上周,網信辦頒佈了幾項新規定,要求社交媒體和新聞應用軟體定期進行自我評估,以確保其中不會包含任何「不良資訊」。
王滬寧不尋常的背景和徐麟的晉升,可能會加速中共採取更加創新的媒體控制形式——網信辦和網路安全領導小組的背後其實是中共官僚體制內部頑固保守的中宣部。王滬寧的履歷和據稱他在推進習近平「中國夢」運動中的成功,可能會導致一些改革,力圖使得官媒的報導和宣傳內容更有吸引力和更加有效。
有些觀察人士認為,王滬寧早期作品有一定的自由主義傾向。不過,有不止一位認識他的人告訴記者,王滬寧「不相信中國應該成為一個多黨制民主國家或是對權力進行分割」。只要他是服務於一黨制國家的利益和他的親密盟友習近平,他對自由主義理念的熟稔或許只會讓他更加精明地管控中國的資訊領域——在強力打壓獨立報導和公開討論的同時,打造一種有選擇、誘惑力和多元化的假像。
輸出言論審查和威權統治
種種這些國內問題或許令人不安,但是習近平確信中共治國之道應該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榜樣,則更應該在國際敲響警鐘。
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協助它在非洲、拉美和其他地區的夥伴政府,為這些國家的官媒記者提供培訓、升級廣電設備,以及銷售進行監控和審查的電信技術。伊朗、俄羅斯和衣索比亞等國政府一直試圖模仿中國的某些互聯網管控措施,比如推廣本國的社交媒體平臺和限制國際競爭對手等等。
值此民主國家似乎正在退卻的時刻,如果中國更加積極地在發展中國家推行自己的資訊戰略,對言論自由和政治多元化的負面影響將會顯著增加。
薩拉∙庫克(Sarah Cook)是自由之家東亞資深研究分析員,《中國媒體快報》負責人。本文已於2017年11月16日發表於《香港獨立媒體》。
中共「十九大」前的言論審查和安全措施
為了準備10月18日至24日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北京這座都城戒備森嚴。那些曾經目睹過重大事件的居民們對很多管制措施已經屢見不鮮:限制刀剪銷售、封鎖VPN、對訪民更加粗暴,以及強制異見人士和維權人士「度假」。但其他一些措施卻讓北京人和常駐北京的外國記者大跌眼鏡,有些措施甚至影響全國:
- Airbnb停擺:從10月11日至月底,一項禁令禁止在北京六環以內的房屋短期租賃。Airbnb取消了那段時間的所有預定並向客人退款。這家美國公司告訴房主,由於「外部因素」,他們的房源列表已經被暫時被封鎖。當地其他的短期租賃平臺也撤下了他們的房源介紹。
- 微信頭像被凍結:就在大會召開之前,社交媒體微信限制使用者更改他們的頭像、用戶名和標籤資訊。限制一直持續到10月底。微信通知使用者,這些功能由於「系統維護原因」而無法使用。這個限制是為了防止人們利用改變個人資訊發表政治評論——這是一種可以超越私信範圍的常見表達方式。
- 降低網速:WhatsApp服務在10月18日被徹底封殺之前,已經有好幾天難以登錄。這款Facebook旗下的加密通訊應用軟體,在7月和9月就曾經歷過中斷。用戶們還反映了VPN操作困難和網速整體緩慢。法新社記者趙淇欣(Joanna Chiu)發推說,「過去幾天網速特別慢,甚至乾脆中斷,有時連微信都沒法用。每個人的社交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
- 大會終場,外媒被拒:儘管黨和國家主席習近平鼓勵記者們「在中國多走走多看看」,還是有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的十家外國媒體未能獲邀參加中共新政治局常委的媒體見面會。其中包括,《紐約時報》、《衛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美國之音(VOA)、法國《解放報》、日本《產經新聞》、《讀賣新聞》和另外一家未具名媒體。路透社記者受到了邀請。最近離開北京來到美國的學者和維權人士喬木對《衛報》說,中國似乎是禁止那些「搗亂分子」參加見面會,外國媒體應該感到自己前途堪憂了。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的一個側廳而不是主會場向受邀的記者們發表講話,公佈了新的領導班子。他謝絕了到場記者的提問。
官媒和社交媒體推廣習近平的演講
中共十九大標誌著習近平主席自我加冕,成為中國「新時期」領導人。10月18日,他以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演講開啟了這次大會,演講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他這篇冗長的講話在全國各地實況播出,地方黨組織從公安局到幼稚園都組織觀看。只有廈門衛視堅持按照既定安排播出節目,一部閩南語的動畫片。(廈門衛視最終還是停止播出動畫片,並且發佈了一則技術故障的通知,後來改為播出習近平的演講。)
「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第二天佔據了《人民日報》和全國其他報紙的頭版頭條,很多報紙還配有一幅習近平的照片,要比新政治局常委其他成員的照片大好幾倍。明顯不同於往屆黨代會更加平衡的照片展示方式。新華社和其他新聞網站也突出報導了習近平的演講。10月18日,騰訊公司發佈了一款名為「為習近平鼓掌」的應用程式,用戶可以在18秒之內盡可能多地為習近平每一段講話鼓掌,並將鼓掌次數在網上分享。在數小時之內,這個應用據說聚集了4億玩家。大會閉幕時,社交媒體網站新浪微博緊隨「習近平思想」寫入《黨章》,發起了一個「#為新時代打call#」的活動。演藝明星們發佈小視頻推廣這個口號並且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點擊——儘管很多用戶的評論都是為那些明星們歡呼而不是為「習近平思想」。
10月23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作為全國性課程的一部分,習近平思想要「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根據《南華早報》援引的一則消息來源說,新版教材正在編訂中。各所大學也將成立「習近平思想」研究中心——人民大學和天津財經大學已經率先成立了兩所。
在社交媒體和學術機構的各種活動當中,一種老式的宣傳工具重新披掛上陣宣傳習近平思想。文革期間中國隨處可見的高音喇叭成為了河北省肅甯縣南廟村的新裝備,這是一個將黨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模範村。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歷史學者章立凡說,高音喇叭的回歸「意味著黨試圖將它自己的意願強加於民眾,無論他們想不想聽」。
監控手段升級:語音資料庫、社會信用系統、「以警治疆」
- 語音樣本資料庫:10月22日,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報導說,中國政府正在為一個全國性的資料庫收集「語音模式樣本」,這是彙集個人「多模式」生物計量學資料專案的一部分。這個專案的目的在於為執法機關構建涉嫌「違法犯罪」的個人資料庫,同時也是為了「維穩」——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包括打壓訪民、維權人士和其他被認為對政權構成政治威脅的和平異見人士。已經出現很多案例,警方收集很多沒有任何犯罪嫌疑的民眾的語音樣本。這個語音辨識和監控系統正在由科大訊飛(iFlytek)公司建造,這家公司最近啟動了一個耗資1.5億美元的人工智慧孵化基金,打造中國技術專項「生態圈」。
- 社會信用系統:北京律師胡文友上個月對《紐約時報》說,省級政府現在必須創建網路平臺,列出所有債務人的姓名,作為「建立誠信社會的一個步驟」。這些資訊旨在向一個更廣泛的「社會信用系統」(SCS)提供資料,這個系統將在2020年全面生效,並且對所有中國公民都是強制性的。社會信用系統將會提取每個公民和法人(企業和機構)進行單獨的誠信度數字評級。目前,兩個主要的試點專案都是選擇性和商業性的:一個由騰訊的夥伴公司「信而富」(China Rapid Finance)運營,另一個由阿里巴巴的衍生公司「螞蟻金服」操作。不良信用積分將對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從限制就業和去餐館用餐,到剝奪此人的出國旅行權利。個人的信用積分反映了他或她的債務償還歷史,但是也包含其他行為的資料,例如購物取向、電子遊戲喜好,或者某人是否在網上以有關政府的正面資訊分享「正能量」。諸如在社交媒體的朋友圈等等人際關係——這些朋友們信用積分的優劣——也會被考慮在內。Quartz記者黃哲平(音譯)通過用阿里巴巴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Alipay)多購物的方式迅速提升他的螞蟻金服「芝麻信用」。Wired記者瑞秋·波茨曼(Rachel Botsman)在描述SCS系統時說,「這其實是一種裝扮成某種積分獎勵系統的社會控制手段。」
- 「以警治疆」:10月17日,在一篇提供給BuzzFeed的文章中,梅格哈·拉賈戈帕蘭對新疆維吾爾人每天面對的監控進行了深入調查,從員警查驗身份證到加油站的人臉識別到秘密的「政治學習中心」。她還採訪了很多生活在國外的維吾爾人,這些人一旦往家中打電話,他們的朋友和家人隨即就會收到員警的盤查。那些絕大多數由漢人經營的安保和監控公司都在從這些打壓行動中獲取利潤。學者詹姆斯·雷寶德(James Leibold)說「上海的市場行銷人員認為現在是在新疆投資安保行業的黃金時期」。於此同時,在10月20日,美國的資料安全公司Lookout公佈了它對被稱為JadeRAT的安卓「監控軟體」家族的研究結果,這家公司發現這個程式似乎是針對「中國的團體和個人」。這個程式允許駭客獲取與個人通訊、軟體使用和地位位置相關的資料,並且是隱藏在通訊和其他應用程式當中,有些部分似乎是專門針對維吾爾人的。
香港:活動人士獲保釋未獲自由、警方檢查手機需要搜查證
- 雨傘運動領袖保釋出獄:2014年領導雨傘運動的年輕民主活動人士黃之峰和羅冠聰10月23日出獄,在等待參加11月7日的上訴聽證會期間都將是自由之身。他們二人現在是香港眾志黨的領袖,已經上交了自己的護照,並被要求每週向員警報到。在出獄第一天,黃之峰玩了電子遊戲,隨後在一個抗議籌建由大陸控制的粵港高鐵的集會上發表了演講。在10月13日他的21歲生日之前,黃之峰被關押在高度戒備的收監年輕男性犯人的壁屋懲教所(Pik Uk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羅冠聰和黃之峰10月25日在香港商業電臺談論了他們的獄中生活。羅冠聰說,「這也是我們經受歷練的一部分」。他也是四名因被認為宣誓「不真誠」而被逐出立法會的四名立法議員之一。今年8月,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判處黃之鋒入獄6個月,而同為學生活動人士的周永康因非法集會罪名被判7個月,羅冠聰因煽動非法集會罪被判入獄8個月。這次判決是由於香港政府試圖對這幾人施加比原先的判決更加嚴厲的懲罰——最初黃羅被判處社區服務,而周只獲緩刑。這個更加嚴厲的懲罰還導致這三人在五年內不得擔任公職。周永康對他的刑期沒有提起上訴。
- 雨傘運動支持者在廣東獲釋:中國大陸婦女權利活動人士蘇昌蘭在被關押三年之後於10月26日在廣東獲釋,她因公開支持香港雨傘運動遭到拘押。但是,她和她的家人依然受到監控。在2016年4月被判「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之前,蘇昌蘭已經被審前關押了兩年。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律師,蘇昌蘭20多年來一直幫助農村婦女維護自己的土地和繼承權。今年年初她還在獄中的時候,蘇昌蘭被授予曹順利人權捍衛者紀念獎。
- 最後一名被綁架的香港書商在大陸「半獲自由」: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消息,桂敏海於10月17日獲釋。桂敏海的朋友,詩人北嶺告訴英國《衛報》,桂敏海和家人待在浙江寧波的家中,但僅僅是「半自由」。桂敏海生活在英國的女兒Angela直到11月1日都未能與父親通話。持有瑞典護照的桂敏海是巨流傳媒的五名2015年底在大陸遭拘押的書商中最後獲釋的,這家出版公司一直出版有關中國領導人的敏感書籍。那年,桂敏海在他位於泰國的度假屋失蹤,數日之後出現在中國官方的中央電視臺,涕淚橫流地承認了一項「交通違章」罪名。
- 香港高等法院判決員警需要搜查證以檢查手機:在一起維護個人隱私權的勝訴案件中,香港高等法院判定,員警在檢查收繳的數碼設備時必須擁有搜查證,除非是在「緊迫狀態」下。這個判定來自岑永根(Sham Wing-kan)起訴警方違反《香港人權條例》和《香港基本法》的案件。由於參加2014年7月1日的年度遊行示威,岑永根和其他四名抗議者遭到逮捕,員警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沒收並檢查了他們的手機。
中國之外:郭文貴會見中國特工人員、北京打造非洲媒體、蘋果公司遭遇言論審查質疑
- 中國特工在紐約造訪郭文貴:10月23日,《華爾街日報》報導了一段外交鬧劇。中國公安部的官員今年五月造訪了商人郭文貴位於曼哈頓的公寓。郭文貴自2014年離開中國之後一直嚴厲批評中國領導人。這些官員隨後因違反過境簽證條例的規定而遭到聯邦調查局的質問,僅僅是因為美國國務院與司法部之間的分歧才未遭逮捕。《華爾街日報》還說,在澳門擁有商業利益的賭場大亨史蒂夫•韋恩(Steve Wynn)親自向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遞交了一封來自中國政府的信。中國政府在信中懇請美國總統將郭文貴送回中國。據稱,在6月份的一個會議上,川普原打算照此辦理,但是他的助手們設法阻止了所有遣返郭文貴的企圖。這位自我流放的商人的推特和YouTube帳戶充斥著大量對中國領導人貪腐和醜聞的指控,他發佈了9月份與中國國家安全官員談話的錄音片段。《野獸日報》(Daily Beast)已經就推特對郭文貴的攻擊進行調查,並發現這些攻擊明顯是協同進行並可能是自動發起的。
- 中國協助非洲國家打造官媒和互聯網政策:根據AidData發佈的一份新報告,在2000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在非洲國家的電信領域投資17億美元。這筆資金的一大部分用來將類比電視系統升級為數位電視,重點是官方電視媒體——包括中國官方電視臺的國際板——而不是獨立媒體,無論是國際的還是當地的。在Sinica播客上,Lina Benabdallah教授指出,中國不僅提供了物質支援,而且還為當地媒體官員和記者提供了培訓和往返中國的所有差旅費用。自由之家也認為,東非國家越發嚴厲的互聯網審查與中國的技術或鼓勵有密切關聯。 在6月份的中國-坦尚尼亞新媒體圓桌會議上,坦尚尼亞交通和通訊部副部長Edwin Ngonyani讚揚中國遮罩那些著名的社交媒體平臺,並以「安全的、建設性的和有吸引力的」本國社交媒體取而代之。這意味著坦尚尼亞打算採取同樣的方法。「我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但只要我們還在使用這些平臺,我們就應該保障它們不會遭到濫用。」
- 蘋果公司因與中國政府合作而接受調查:10月17日,佛蒙特民主黨參議員派翠克·萊依(Patrick Leahy)和德克薩斯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致信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向這家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涉及今年7月十幾款VPN應用程式從蘋果的中國商店被下架,以及蘋果公司在何種程度上抵禦了中國政府言論審查的壓力。他們警告說,「只要網路防火長城還在運行,並且還在利用美國公司提供的技術,那麼中國的網路自由將一直處於危險之中」。這封信並未阻止蘋果公司與中國政府繼續合作。不到兩周之後,庫克在清華大學參加了一個顧問委員會會議。在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到了與中國做生意的「雙贏」優勢。(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祖克伯也參加了會議。)同時,RSS的應用程式Inoreader在10月22日被從蘋果中國商店下架,因為其中「含有在中國違法的內容」。RSS的這款應用根據使用者選擇聚合來自各個網站的新聞,而不是生成自己的內容。Inoreader成為取締目標或許是因為這款應用程式的「發現模式」(Discovery mode)裡的使用者自主選擇頻道,也或者只是因為它的聚合功能。雖然還不清楚這項禁令在過去十年是否一直持續不斷,但長城防火牆在2007年就已經封鎖了所有RSS源。
- 斯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審查文章:《金融時報》11月1日報導,出版著名學術雜誌《自然》(Nature)的德國出版商斯普林格·自然集團對中國用戶封鎖了超過1000篇文章。這家報紙確認,顯然是在中國當局要求之下,有一批範圍廣泛的關鍵字被用來清除敏感內容,諸如「西藏」或「文化大革命」等等;有些通常能夠通過審查的文章也在被封鎖之列,說明只是因為那些關鍵字才導致它們被刪除。絕大多數被封鎖的文章來自《中國政治學與國際政治雜誌》(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斯普林格·自然為自己辯護說,被封鎖的文章只占總量的1%,而且不是「編審刪節」(editorial censorship),因為在世界其他地方依然可以看到這些文章。不久前,劍橋大學出版社同樣刪除了一些學術文章,後來因外界呼籲而很快恢復。中國媒體專案(China Media Project)說,斯普林格·自然打算出版今年6月發行的習近平新作《習近平講故事》的英文版。
本期良心犯:呂耿松
呂耿松是來自浙江杭州的一位資深民主宣導人士和自由作家。2014年7月7日遭到拘捕。在拘押近兩年之後,2016年6月14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他11年有期徒刑。
作為證據,法院判決書引述了他在不同海外網站——如博訊、大紀元和參與——發表的11篇批評中國政府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有對遭清洗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醜聞的分析,有對維權人士和作家遭到拘押和判刑的批評。判決書還說,呂耿松曾經試圖恢復「中國民主黨浙江委員會」,並由自己擔任主席。判決指出,他在2014年1月(可能是因為春節)以中國民主黨浙江委員會的名義給各地人士預備了90張賀卡。
在此次嚴判之前,呂耿松已經因為早先發表在海外網站上的文章被囚禁了四年,並於2011年8月23日獲釋。在這個刑期之前,他於2000年出版了一本有關中共腐敗的著作,還在海外民主雜誌《北京之春》發表了一篇有關中共政法委的文章。
在最近這起案件中,呂耿松對法院一審判決提出了上訴,但是2016年11月1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了一審的量刑和判決。他目前被關押在浙江湖州的長湖監獄。據報導,他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未來看點
川普訪華: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1月8日至10日展開他上任以來的第一次中國之旅。觀察中國官媒如何報導他的訪問,也包括是否會出現有關這次訪問和會見習近平主席的推文。還要關注川普是否會表達美國對中國日益嚴厲的媒體限制和互聯網自由問題的關切,包括因此對美國企業和新聞機構造成的負面影響。
各部門如何落實十九大願景:關注宣傳、審查和網路安全機構如何回應習近平提出的指導方針以及《黨章》的修改,包括在教育、娛樂和外交政策等領域的動向。還要關注王滬寧是否如人們所預期的那樣接管意識形態部門,以及他如何適應自己的新職位,尤其是與中宣部之間的關係。
十九大之後管制是否會放鬆:中國當局最近幾個月實施的若干限制措施很可能有長期持續的影響,但另外有些措施明顯臨時性的。關注那些「被度假」的維權人士是否獲准回到北京、對Airbnb和微信頭像編輯的禁令是否會取消、網速是否恢復正常。
行動起來!
- 訂閱《中國媒體快報》:每月直送電子郵箱,獲取《中國媒體快報》最新資訊,最深入分析。免費發送!點擊這裡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分享《中國媒體快報》:幫助朋友和同事更好的理解中國不斷變化的媒體和言論審查全景。
- 獲取未經審查的消息內容:請點擊這裡或這裡,找到比較流行翻牆工具的綜合測評以及如何通過GreatFire.org獲取翻牆工具。
- 支持良心犯:兩名分別為歌手和詞曲作者的維權人士以及一名臺灣NGO工作者,因行使基本人權正在中國遭到關押,他們是國際 “給良心犯寫信”活動的本月焦點。訪問相關連結為徐琳和劉四仿或李明哲發出你們的聲音!學者們,這裡是有關國際出版機構在中國刪除學術文章的一封公開信,請在這裡簽上你們的名字!
For over 50 years, Freedom in the Worl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vestors. Donate today to help us ensure the future of this vital 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