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Accessibility

STAY UP TO DATE: The Effects of the US Foreign Aid Freeze on Freedom House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Freedom House Logo - Torch next to words Freedom House

Primary Navigation

  • Freedom Map
  • Countries
  • Issues
  • Perspectives
  • Policy Recommendations
Expanding Freedom and Democracy

Quicklinks

  • Perspectives Blog
  • Find A Country
  • Explore The Map
  • Events

Mega Menu

  • Reports
    • Freedom in the World
    • Freedom on the Net
    • Nations in Transit
    • 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 Election Watch for the Digital Age
    • China Dissent Monitor
    • Archives
  • Our Issues
    • Countering Authoritarianism
    • Supporting Defenders for Democratic Change
    • Promoting a Global Democratic Landscape
  • Programs
    • Free Them All: The Fred Hiatt Program to Free Political Prisoners
  •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Testimony and Advocacy Letters
    • Strengthening US Democracy
  • Countries
  • Events
  • Perspectives Blog
  • News Releases & Statements
    • Media Center
  • About Us
    • History
    • Board and Leadership
    • Our Experts
    • Ways to Give
    • Financials
    • Careers
    • Contact Us
  • Sign Up for Updates
Jump To:
China Media Bulletin 129 - September 2018

中國媒體快報:中國日益增長的網路強權、娛樂業遭遇打壓、南非的新聞審查(Issue 129, Traditional Chinese)

Facebook Twitter Email

本期看點:科技公司如何助長中國的網路強權、最新因言論自由而被關押及拘留案件,以及美國是如何回應共產黨越來越全球化的言論審查和宣傳(觸手已達南非和墨西哥)。

小熊維尼再遭禁

一名擁有千萬粉絲的微博用戶貼出了這張8月7日BBC文章的截圖以及這條英文評論“No reason has been given for the decision”(這個決定沒有給出任何理由)。這篇文章是關於中國電影審查機構拒絕批准好萊塢新片《永遠的小熊維尼》(Christopher Robin)在中國上映。很多觀察人士懷疑將中國主席習近平比作小熊維尼的網路惡搞而產生的政治敏感性是其中一個因素。這則貼文被轉發了1573次,剛過一個小時便遭到刪除。這使得這則貼文成為過去兩個月被刪除最快的貼文。圖片來源:微博圈

本期標題

本期分析:科技公司助長中國的網路強權

新聞報導:

  • 同樣禍從口出,處罰各有千秋
  • 有關娛樂行業和演藝明星面臨審查壓力
  • 審查與監控:打擊謠言、刪除新聞、掃描手機、谷歌蜻蜓
  • 香港:記者面臨誹謗指控、在中國遭遇襲擊、編輯工作受干預
  • 中國之外:全球文宣大總管、南非報紙撤專欄、墨西哥電臺易主、孔子學院遭反制

重點反制​:曝光新疆大規模拘禁

未來看點

行動起來!


本期分析:科技公司助長中國的網路強權

自願或強制的合作利弊雙存​。

作者:薩拉·庫克 (Sarah Cook)

多倫多公民實驗室的研究表明,這張經過PS的中國主席習近平舉著一把黃傘——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標誌——的照片,是騰訊微信通過黑名單或人工智慧徹底清除的幾張圖片之一。

去年秋天,隨著從國內言論審查到國際網路管制能力和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共產黨宣稱要將中國變成一個「網路強國」。迄今,中共政權在中外科技公司的協助下,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不過這些收穫並非沒有代價。這些代價不僅是在人權和網路自由方面,還包括那些與中國政府合作的科技公司的利益和聲譽。

高科技審查與監控

中國政府技術創新的某些方面明顯有益於公眾。比如,今年8月國有的中國聯通公司在北京成功啟動並測試了它的第一個5G行動網路,並計畫明年夏天在全市推廣。

而其他一些進展則讓人心生疑慮。加拿大多倫多的公民實驗室在8月14日發佈的一份報告表明,行動應用程式微信採用了兩種圖像審查技術:一種工具可以過濾含有敏感文字的圖像,而另外一種可以遮罩與已經在黑名單上的文字有視覺相似度的圖片。社交媒體使用者一直以來用發佈圖片來規避對文字內容的審查,而這些新技術將填補這一漏洞。

微信的母公司騰訊自5月以來還採取了其他一些措施來滿足政府的言論審查要求。騰訊禁止用戶在微信群中連結外部影片,刪除了大量音訊和影片內容(包括那些被認為是「歪曲歷史」的內容),還在6月的「上合組織」峰會期間禁止使用者更改他們的個人資料圖片和用戶名。人們常常利用更改這些內容來發表評論。上合組織是一個由中國領銜的地區性安全集團。

在實施監控方面,新疆西部地區已經成為了一個測試大數據、人臉識別和智慧手機掃描技術的實驗室。這些技術最終將應用在全中國甚至更廣泛的地區。有數家公司一直出現在這項政府監控行動的最前沿,其中包括雲從科技(CloudWalk)、海康威視(Hikvision)、大華技術公司(Dahua)、商湯科技(SenseTime)和依圖科技(Yitu)等等。儘管他們從事的工作需要和政府在鎮壓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行動上串通一氣,但這也讓這些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因為獲取海量資料有助於改進人工智慧演算法。例如,漢族人、突厥裔維吾爾人,以及根據與辛巴威政府的一項新協議所獲得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資料和圖像將使得開發人員可以整合這些資料來修正人臉識別軟體中有關人種的常見錯誤,並在世界各地贏得市場份額。據估計,中國公司到2025年將控制類似技術的44%的全球市場份額。

服從黨和政府方針

中國公司在其他更加廣泛的領域尋求擴張。香港的Abacus網站7月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了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是如何在中國和海外數十家公司進行投資或收購,從電子商務和共乘應用程式,到區塊鏈開發商以及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這些技術巨頭都是私人企業,他們或許有自己的理由進行這些投資,但同時他們也必須服從政府和政府的戰略目標。正如報告所說,「在中國的網路圖景中,企業的興亡取決於政府的權威。」

最近幾個月,有大量的事實證明這一現實。5月份,被監管機關短暫停業之後,頭條(Toutiao)對其擁有廣大用戶的個性化新聞應用程式的內容和資訊進行了徹底清查,並更改了它的經營宗旨,其中包括傳播「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樣在5月份,行業領導者們參加創立了一個新的「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該聯合會由「中央網信辦」領導。騰訊公司總裁馬化騰、阿里巴巴創建人馬雲和百度總裁李彥宏等人被任命為副會長。聯合會的成立宗旨之一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外國科技公司

急於取悅北京領導層的並非只有中國科技公司。中國政府非常善於將它巨大的國內市場作為誘餌——目前擁有超過8億網路使用者——來迫使外國公司做出讓步,包括在言論審查和監控系統方面提供協助。最近圍繞谷歌公司計畫針對中國市場開發一款經過審查的搜尋引擎而引發的爭議,只不過是眾多類似合作中最新的一個事例而已。

而一個更新和更令人不安的動向是,中國政府一直利用市場槓桿——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為所欲為的封鎖和其他監管措施——來發動對中國境外人士獲取的資訊進行審查。在今年春天和夏天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中,酒店、航空公司和汽車公司為了迎合北京的政治立場,改變他們在諸如西藏或臺灣等問題上表述。在蘋果iPhone手機的作業系統中有一段代碼,原本是為了防止中國用戶誤用臺灣國旗作為表情符號,但最近卻導致那些有中國定位設置的手機系統當機,哪怕這些手機的用戶是在舊金山。蘋果目前正在考慮在下一代的iPhone手機上加入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可想而知北斗的地圖將如何處理北京的領土訴求。

服從的代價

隨著中外科技公司採取更多步驟取悅中共政權,人權方面的損害勢必持續增加。對諸如臺灣、西藏、新疆、法輪功以及1989天安門屠殺等敏感話題的言論審查和監控,不是為中共洗地就是使得大規模侵犯人權行為愈演愈烈——包括集中拘禁、酷刑和法外處決。除此之外,自由之家對洩露的中共言論審查指示的年度分析已經一再顯示,範圍廣泛的突發新聞話題成為管控目標,包括涉及公共衛生和安全的重要資訊。

但是諷刺的是,這些與政府串通的公司自己也成為了政府打壓措施的主要受害者。政府濫權的後果,它們直接或間接承受了巨大代價。

首先,中國有關監管決策的任意性會讓企業精心設計的商業規劃和得來不易的成功毀於一旦。7月份,臉書公司似乎已經獲得了政府許可在浙江省設立一家子公司和創新中心,這無疑是漫長而艱難的談判的結果。然而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公司註冊通告就消失了,並在中國媒體上遭到封鎖,顯然是由於網信辦否決了地方政府的決定。

第二,中國政府不斷加強的言論審查和監控要求降低了企業盈利空間。正如新的《網路安全法》所要求的和蘋果、印象筆記等公司所執行的,類似將資料服務中心由海外轉移到中國和選取當地合作夥伴等行動都耗資不菲。而言論審查人員的迅速擴充也同樣所費不貲,就如頭條公司在4月份被停業之後宣佈的那樣。這個公司將編輯監督人員的數量從6000人增加到10000人,並且成立了一個負責對政治性內容進行清查的專門委員會。

第三,由於科技公司在中國必須和政府建立密切的聯繫,這使得他們引起了海外的審視、懷疑和不信任。在中國公司尋求建造關鍵性基礎設施或提供重要技術和服務時,越來越多外國政府和民間團體表示反對。上個月,澳洲政府以安全風險為由阻止華為和中興公司在該國建設5G網路。8月13日經簽署成為法律的一份《美國國防預算法案》禁止聯邦機構採購由海康威視、大華、華為或中興公司製造的設備。9月18日,迦納的數家廣播電視公司對政府與一家中國公司就建設該國數位電視基礎設施合同進行談判表示擔憂。同時,谷歌公司的聲譽也因為其中國版搜尋引擎專案被曝光而受到打擊,有數名高管以辭職表示抗議。

中國和外國科技公司都進退兩難。為了競爭利潤和市場份額,他們必須游走於來自北京當局的法律體制和政治要求以及民主社會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制定和展示了它的規劃和雄心,並顯示了充分實現這些規劃和雄心的所有跡象。問題在於,美國、其他民主國家、科技企業家和投資人是否能以同樣的決心堅守他們自己的原則——包括言論自由、企業經營自由和法治。如果不能,科技公司將引領世界沿著北京制定的路線走下去,所有人的自由都將因此深受其害。

薩拉∙庫克(Sarah Cook)是自由之家東亞資深研究分析員,《中國媒體快報》負責人。本文已於2018年9月30日發表於《風傳媒》。


同樣禍從口出,處罰各有千秋

中國政府已經發展出一套全世界最高科技和最完善的資訊管控體系,但是當局依然在採用一些缺乏技術含量的手段——諸如恐嚇、身體暴力、拒發簽證、任意拘禁和嚴厲判決等等——來懲罰和阻止重要的報導和評論。下列是在過去幾個月出現的類似案件:

  • 嚴厲判決:藏語宣導者札西文色在5月22日以「煽動分裂主義」的罪名被判處入獄5年。他的上訴在8月23日被駁回。針對他的一個最主要證據就是一條9分鐘的《紐約時報》紀錄片。這段拍攝於2015年的影片記錄了他為了保護藏語進行的抗爭。另外,在7月11日,64歲的資深民主活動人士秦永敏因「顛覆國家政權」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他曾經領導一個支持民主的團體並在網上散佈批評政府政策的言論。
  • 等候判決:8月7日,人權監督網站「民生觀察」的創辦人和站長劉飛躍,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受審。8月10日,當局在珠海對反言論審查活動人士甄江華進行了審判,他的罪名也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甄江華是幾家關注人權的網站的創辦人,其中最近一個是「翻牆網」。這個網站為想要規避言論審查的網路使用者提供技術支援。甄江華在2017年9月就遭到拘捕。
  • 拘留:全國各地有很多人在最近幾個月因為他們的網路言論而遭到拘留。在山東遭遇洪水期間,兩名微信用戶因傳播有關疫病擴散的「謠言」而在8月25日遭拘留。7月4日,董瑤瓊直播了自己向習近平畫像潑墨並表示反對中共及其領導人。她在上海的住所被拘捕後被送進一所精神病院,並在那裡接受強制治療。同樣在7月4日,湖南當局拘押了部落格作者陳傑人以及他的妻子和兩位兄弟,罪名是涉嫌非法經營和敲詐勒索。陳傑人經常在他的博客《傑人觀察》上發表批評中共官員的文章;就在他被拘留之前,他發表了兩篇有關當地官員腐敗和欺詐的文章。據稱,陳傑人正接受「在指定地點監視居住」,這是官方對在秘密地點進行非法拘禁的一種委婉說法。8月1日,退休教授孫文廣因接受美國之音的直播連線採訪在家中遭到拘押。孫文廣曾經批評政府在非洲的大規模投資。聽眾聽到這位84歲的退休教授在連線採訪被掐斷之前說,「他們又來了,員警又來打斷採訪。」以及「我有言論自由權。」幾天後,美國之音的一名記者和他的助手在去孫文廣家進行採訪時遭到拘捕;這位退休教授告訴他們,安全官員將他們鎖在家裡,還強迫他妻子對外說他們出門旅行了。同時,在有關上百萬維吾爾人被關押在中國西部新疆地區的政治「再教育」中心的報導中,調查人士已經發現有些被關押人員僅僅是因為「在微信中分享不當資訊」而被送進「再教育中心」。
  • 人身傷害:自由亞洲電臺9月7日報導,維權人士黃琦的辯護律師說,黃琦因拒絕承認「向海外洩露國家機密」的罪行而受到四川省檢方的人身傷害。黃琦在2016年12月正式遭到逮捕,據報導他在拘押期間健康狀況不佳,包括腎功能衰竭。原本計畫在6月對他進行的審判被一再拖延,他的家人表示擔心他可能在拘押期間死亡。
  • 旅行限制:江蘇省有關當局在本月對維權人士史竟實施旅行限制。史竟原打算在11月份前往臺灣觀摩臺灣的地方選舉。警方在9月8日就在南京對他進行了訊問,告訴他不得「發表不當言論」,還警告說他的手機和微信都在監控之下。
  • 拒發簽證:在中國從事報導工作長達6年的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記者李香梅(Megha Rajagopalan),8月21日在她的推特上說,由於中國外交部沒有給她頒發新的簽證,她無法返回北京。李香梅曾因報導新疆穆斯林所遭受的監控和打壓而獲頒人權報導獎。另外,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德國研究生穆達偉(David Missal),在8月初獲知北京市公安局拒絕了他更新學生簽證的申請並要在10天之內離開中國。穆達偉選擇把自2015年7月9日開始的對維權律師的鎮壓作為研究課題。他相信他遭到中國驅逐應該是和他的研究課題有關。

7月19日,廣州市南沙區法院公佈了新的司法程式,允許微信和QQ聊天記錄用來作為證明犯罪的關鍵證據。將來,至少在廣州地區,因社交媒體內容而遭到逮捕和起訴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常見。

儘管中國當局通常不會向國際壓力妥協,堅持不懈的全球性努力依然可以為中國的良心犯們改善處境。近來最為引人關注的案例就是已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的遺孀劉霞獲釋,並獲准在7月10日前往德國。


有關娛樂行業和演藝明星面臨審查壓力

整個夏天黨和國家機關都在忙著落實習近平主席的號召——藝術和娛樂產業要傳遞更多「正能量」,同時要限制那些被認為對民眾有負面影響的內容。

  • 暑期節目必須展示「正能量」:7月10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各級娛樂行業主管部門確保多媒體網站生產充滿「正能量」的暑期節目,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要「嚴格控制節目,監督和清理可能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有害和低俗內容」。最早倒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示槍口下的顯然是中國版美國喜劇節目《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這個節目首播後不到一個月就被撤檔。有些媒體認為這個節目只是暫時被取消;而另外一些人則注意到,與它的美國版相比,這個短命的節目其實是非政治化的。​
  • 建立有影響力的網紅名單:河南省駐馬店網路管理部門採取措施增強有重要影響力的網路名人的「正能量」,包括那些所謂的微博「大V」。駐馬店「網路資訊安全領導小組」的一份內部通知指示下級部門報送「粉絲量在一萬以上的網路大V名單(微博/微信名稱、真實姓名、單位職務、粉絲量、聯繫電話等),及平時重點關注的大V和網路名人清單」給市委網信辦。這份通知說,這些報告是一個旨在更加有效管理網路名人的運動的一部分。​
  • 失蹤女星范冰冰引發言論審查:中國薪酬最高和最家喻戶曉的女演員和模特范冰冰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她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五月底發佈在YouTube上的一段她為戴比爾斯公司錄製的宣傳影片。5月28日,央視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公佈了兩份有范冰冰名字的所謂「陰陽合同」——中國的娛樂業用這樣的合同向有關當局瞞報影星的收入。儘管范冰冰否認自己曾經逃稅,稅務部門還是展開了調查,而崔永元的指控也很快不能自圓其說。范冰冰已經有幾個月沒有公開露面。她的微博帳號還在使用,但是自6月2日以後就沒有更新。同時,根據「中國數位時代」報導,一份6月9日流傳出來的宣傳指示下令各網站停止對各種逃稅事件的報導。而在9月份,范冰冰在年度《中國影視明星社會責任研究報告》中名列最後一位,該報告由一個政府下屬的智庫編寫。范冰冰代言的那些品牌都在試圖與這位女演員拉開距離,而一些即將上映的電影已經將她從宣傳海報中刪除。​
  • HBO、小熊維尼和德國音樂劇遭限:最近幾個月,外國的文化和娛樂內容引起了政府審查部門的關注。6月20日,英國喜劇演員約翰·奧利弗在他的HBO脫口秀節目《上周今夜》中推出了一集20分鐘的節目,他在節目中指責了習近平主席的打壓政策。之後不久,HBO就上了在中國受審查的外國媒體網站名單,並且很多與這個節目和主持人相關的關鍵字都在搜索結果中被遮罩,也禁止在微博的帖子上發佈。路透社在9月20日報導,監管部門打算完全禁止國外的時事節目。另外,好萊塢的新片《永遠的小熊維尼》被禁止進入中國。這或許只是由於目前外國電影配額的結果——每年只允許34部外國影片在中國上映,而圍繞小熊維尼的政治敏感性也可能是因素之一,中國網民一直把習近平比做這只卡通熊,儘管中共官員一直對此表示反對。9月,南京的一家劇場以技術問題為由,取消了原先安排的一家德國製作公司的演出,劇碼是19世紀挪威話劇《人民公敵》。這家製作公司的執行總監表示,之前在北京的演出中,觀眾們將話劇的主題與中國當下的言論自由問題進行對比。他認為這可能導致了在南京的首演被取消。

審查與監控:打擊謠言、刪除新聞、掃描手機、谷歌蜻蜓

  • 「闢謠」:8月29日,中國的中央網信辦推出了一個網路平臺,用來讓公眾舉報「網路謠言」。這個由新華社運營的「闢謠」平臺包括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和相應的微博和微信帳號。它的目的在於傳播由國家媒體和政府機構報導的「真實」新聞並對挑戰官方說法的「謠言」進行反擊。那些「造謠者」在中國可能被判入獄。
  • 刪除新聞:中國的言論審查機關最近一直忙於刪除有新聞價值的資訊和分析。7月份,中國數字時代翻譯了一份流傳出來的宣傳指示,下令要求新聞網站大幅度減少對引發家長抗議的假疫苗醜聞的報導。審查部門還鎖定了有關7月26日北京美國使館門外炸彈爆炸的新聞和微信報導。9月6日,習近平主席發表講話承諾為非洲提供600億美元的援助,所有對此進行報導的網站的評論功能都遭到關閉。中國數字時代還翻譯了另外一份流傳出來的言論審查指示,命令不得進一步報導的新聞事件包括:6月11日全國範圍的卡車司機罷工、8月26日爆發的非洲豬瘟,以及8月28日在山東嚴重洪災期間發生的農民不堪債務負擔而自殺的悲劇。《詹姆斯頓中國簡訊》編輯馬特·施瑞德(Matt Schrader)在推特上說,他的一個中國朋友試圖分享推特用戶@AirMovingDevice在7月份的一個資料分析研究,之後他被他的上司向當局舉報。這個研究發現習近平在他的任期內幾乎每天都出現在《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這位研究者說這已經接近了毛澤東在文革期間的紀錄。​
  • 擴大的監控和手機掃描:據報導,在新疆地區得到測試的尖端的監控技術去年以來已經擴大到全國各地。路透社8月14日出版的一份調查報告說,一個在新疆以外地區日益普及的系統是一種手持資料提取儀,員警可以將這種儀器接入民眾的手機中複製和分析個人資訊資料。路透社獲取的採購記錄顯示,自2016年初以來,「幾乎每個省的公安局都在設法購買這種手機資料提取儀。」其他新出現的監控技術包括在私人車輛上的射頻識別標籤、偵測農民非法焚燒秸稈的紅外攝影機以及在公立學校安裝人臉識別攝影機來監控學生的行為、注意力和情緒反應。​
  • 谷歌公司計畫推出審查版搜尋引擎:8月1日,Intercept網站報導了一份洩露的谷歌公司內部文件,該份檔詳細披露了谷歌公司在中國推出審查版搜尋引擎的長期計畫。8年前,谷歌公司決定不再服從中國的言論審查,這個決定為谷歌贏得了來自人權倡議人士和技術專家們的一片掌聲。這個被曝光的新項目代號為「蜻蜓」,連很多谷歌員工都未曾聽聞。專案的曝光引發了來自員工(其中有些人辭去職務)和人權團體的大規模抗議。這也促使國會兩黨議員迅速組織了一次聆訊。根據Intercept在9月14日發表的第二份調查報告,除了內置嵌入了一個禁止搜索的詞條名單,如「人權」和「諾貝爾獎」等等,「蜻蜓」搜尋引擎的原型版還將它的移動應用程式與用戶的電話號碼綁定。這使得中國政府很容易監控民眾個人的搜索內容。

香港:記者面臨誹謗指控、在中國遭遇襲擊、編輯工作受干預

7月份,就在香港回歸中國21周年之後不久,香港記者協會發表了它有關這個半自治城市言論自由的年度報告。這份報告對北京施壓通過《國家安全法》表示了特別的擔憂,立法一旦通過許多言論表達將成為非法。這份報告還關注了在媒體所有權、限制獲取政府資訊和香港媒體自我審查等方面的重要變化。

香港最近媒體自由方面的動態還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 前香港特首指控媒體誹謗:8月24日,前香港特首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對線上新聞媒體「立場新聞」(Stand News)以及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鐘劍華提出誹謗訴訟。梁振英反對一篇鐘劍華所著並由立場新聞發表的文章。該文指稱梁振英與黑幫有關聯。立場新聞主編回絕了這篇文章是誹謗的說法,而香港記者協會(HKJA)則批評梁振英一再利用法律施加壓力並敦促他「誠實、坦率地說出全部真相,並對他認為是誹謗的文章內容做出直接回應。」有超過600名公眾人物和市民簽署了一封公開信,指責梁振英利用法律訴訟打壓言論自由。​
  • 外國記者俱樂部主辦港獨人士演講:8月14日,儘管遭遇了來自中國和香港當局要求取消邀請的強大壓力,支持獨立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Andy Chan Ho-tin)最終還是在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發表了預定的演講。香港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Matthew Cheung)之前曾經聲稱,外國記者俱樂部接待陳浩天是「不適當和不可接受的」,而由政府稅收資助的香港電臺(RTHK)管理層在內部宣佈不會對這次演講進行廣播或視頻直播。甚至中國外交部也通過它在香港的辦公室告誡外國記者協會取消陳浩天的演講。俱樂部並沒有改變原定計劃,並且解釋說邀請一位演講者並非意味著對其表達的觀點提供背書。​
  • 香港記者在北京遭逮捕:5月16日,香港新聞台Now TV攝影師徐駿銘在北京報導著名維權律師謝燕益的「違規聽證會」時,被中國員警摔倒在地,戴上手銬並帶走,當時他額頭流血。徐駿銘在被迫簽署一份悔過書之後在當天晚些時候被釋放。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沒有特別譴責這個事件中員警的暴力行為,只是呼籲「相互尊重」。香港記者協會批評了特首這種「和稀泥的態度」。這次抓捕事件之後,香港新聞團體和媒體聯盟已經致信中國有關當局,譴責對徐駿銘的虐待,並要求終止針對在中國大陸工作的香港新聞記者的暴力行為,同時香港記者協會還發表文章逐條反駁了北京市公安局對抓捕徐駿銘事件的解釋。​
  • 中國官員列席香港報紙編輯會議:來自中國外交部的三名官員「不請自到」地參加了《南華早報》8月30日的編輯會議,巴黎的新聞自由監督機構「無國界記者組織」首先報導了此事。這些官員們把這次會議當作是為外交部香港發言人餞行活動的一部分。「無國界記者」表示編輯會議「是一個敏感場合」,並且說中國官員的出現自然地被記者們認為是「一種威嚇」。目前還不知道是這家報社的什麼人邀請了這些官員並授權他們參加編輯會議。《南華早報》2015年底被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收購。

中國之外:全球文宣大總管、南非報紙撤專欄、墨西哥電臺易主、孔子學院遭反制

  • 大外宣新總管:中共在8月底任命徐琳擔任國務院資訊辦公室主任。這個辦公室的另一個名字是「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他曾自2016年起一直擔任網信辦主任,當時他的前任魯煒因涉嫌腐敗被免職。徐琳在習近平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期間曾經是習近平的助手,他的職責是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而目前中國因為侵犯人權、不公平貿易行為和在南中國海的軍事擴張而越發受到其他國家的審視。​
  • 南非報紙專欄因評論新疆問題被撤銷: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日益增強的媒體合作正引發人們對言論審查的憂慮。在《外交政策》9月14日的一篇文章中,阿紮德·艾薩——南非第二大媒體公司「獨立媒體」的撰稿人——描述了他每週一期的專欄文章是如何在他寫作了新疆維吾爾穆斯林遭受大規模拘禁之後被撤銷的。這篇遇到問題的文章在報紙上發表後沒有上傳到網路版。艾薩已經為這家報紙供稿兩年,他被告知由於這份報紙的「新設計」必須撤掉他的專欄。他表示,一些與中國有關聯的公司擁有這家報紙20%的股份。另外,9月18日,迦納的幾家廣播公司對一項可能價值9500萬美元的政府合同表示擔憂,這份合同將授權中國公司星空衛視(StarTimes)建設迦納的數位電視基礎設施。迦納獨立廣播協會呼籲政府選擇當地公司,以免迦納將廣播電視行業「實際上拱手相讓」而由中國掌控和提供節目內容。​
  • 墨西哥廣播電臺可能落入親北京公司之手:墨西哥的一家廣播電臺可能會出售給一家香港廣播公司,這有可能使得親北京的宣傳節目能夠通過調幅廣播向南加州的各個城市播放。9月11日,參議員泰德·克魯茲呼籲聯邦通信委員會根據1992年與墨西哥一項協議中的條款阻止這樁交易。據稱買家是香港鳳凰衛視的子公司,而鳳凰衛視與中國官員和安全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繫,並且在報導中通常偏向中國領導層。最近幾年,它一直被用來作為被拘押的中共批評者的電視認罪平臺。​
  • 美國限制向有孔子學院的院校提供資助:8月13日經簽署成為法律的美國國防部2019年度撥款法案包括了一項禁令,禁止向有孔子學院的院校提供語言類專案資助。禁令規定,經授權的聯邦資金不能「花費於擁有孔子學院的高等教育機構的漢語專案」。滿足特定條件的大學可以獲得豁免,包括有關孔子學院合同的透明度並保證沒有孔子學院的教師會參加政府資助的專案。這項禁令已經通過國家安全局資助的漢語專案STARTALK開始在全國院校產生影響,國安局最近通知主辦院校必須證明他們遵守了禁令。全國學者協會一直在呼籲美國大學關閉孔子學院,他們已經出面表示支持新的規定。​
  • 中國國家媒體要在美國登記為外國代理人:9月18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司法部已經命令中國官方新華社和中國國際電視網(CGNT)——中央電視臺的國際版——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登記註冊。官方英文《中國日報》早已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進行了登記,而最近幾個月許多觀察人士,包括自由之家,曾經問到為何這兩家向美國聽眾觀眾進行宣傳的中國官方媒體依然沒有登記。此舉的實際影響尚不明朗,但是繼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2017年登記為外國代理人之後,它已經失去了國會新聞採訪資格,而新華社和中國國際電視網依然擁有採訪資格。

重點反制:曝光新疆地區的大規模拘禁

9月12日,新浪微博的審查部門刪除了這張圖片以及與之相配的一則貼文。貼文轉發了一則消息說美國針對新疆的大規模拘禁,正在考慮制裁相關中國官員和公司。而這個微博消息最早是一家香港報紙發佈的,這家報紙在微博上有33.5萬粉絲,消息在被刪除前的兩個小時被分享了58次。來源: 微博圈

對新疆維吾爾人的打壓是中國審查最為嚴格的話題。外國記者經常被禁止前往這個地區採訪或是因為報導有關情況而被迫離開中國。與新疆有關的關鍵字被系統性刪除,既有維吾爾人也有漢人因向國外發送資訊而被判處長期監禁。儘管如此,近幾個月,新疆地區對維吾爾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的侵權行動愈演愈烈——包括數十萬人被關押在非法的政治和宗教改造營裡——已經成為國際媒體的頭條新聞,而涉事的中國官員勢必面臨國際制裁。

這些非常必要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那些致力於揭露侵犯人權行為人士的奉獻精神,儘管他們可能會面對中國政府的打擊報復。自由亞洲電臺記者一直進行著勇敢無畏的報導,還對當地官員進行質詢,而他們的家人則因政府的報復而遭到綁架。儘管一些外國學者可能會因此被剝奪簽證,並且再也無法進入一個他們致力於研究的地區,他們依然深入研究中國政府有關網站來曝光中國政府的維穩開支,還利用他們的人際關係為拘留營造成的災難提供了可靠的記錄。逃出拘留營的維吾爾人已經向人權組織和外國記者提供了有關虐待和拘押期間死亡事件的第一手資料。一些有創意的網民已經利用標註谷歌地球衛星圖像和官方微信帳戶,來搜集可以為專業記者所用的證據。

由於意識到這些網路書面記錄會激起國際社會對拘留營的嚴重關切,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努力刪除這些記錄。少數學者、獨立研究人士和記者現在使用類似谷歌Wayback這樣的工具來查找或存檔這些記錄資料。在未來幾個月,國際社會將展示它能否將壓倒性的證據轉化為迫使中國政府放鬆鎮壓的具體行動。


未來看點

對網路維權人士的判決:在8月份對維權網站管理人劉飛躍和博客作者甄江華的審判之後,關注有關他們判決的新聞以及官員受到國際壓力影響的任何跡象。

投資者對科技公司遭遇麻煩的反應: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政府,他們的行為常常會直接影響科技公司的市場價值。由於禁止聯邦機構採購有關產品的法律在8月份生效,海康威視和大華科技的股價出現明顯下跌。相比之下,投資者們傾向於青睞那些與中國政府有密切合作的公司。在中國政府作出一個聲明並暗示將會幫助這些公司之後,海康威視和大華科技的股市應聲回升。谷歌公司正準備在中國推出一款審查版搜尋引擎的報告面世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上漲。谷歌公司的中國競爭對手百度公司的股票則受累於可能面臨更強競爭的前景。關注其他相關事例,關注市場對支援或限制互聯網自由的政府或公司行為作何反應。

美國參議員法案重啟對中興公司制裁:9月18日,由馬可·魯比奧(佛羅里達共和黨參議員)和克裡斯·馮·霍蘭(馬里蘭州民主黨參議員)率領的一個兩黨參議員小組提出了一項法案,可能恢復5月份被川普總統取消的對中國電信巨頭中興公司的嚴厲制裁。根據這個法案,如果中興公司違反了與商務部達成的協議中任何觀察期條款,包括非法向伊朗或北韓出口產品,制裁將立即生效。關注這個法案是否能在國會通過以及總統是否會以目前的形式簽署。


行動起來!

  • 訂閱《中國媒體快報》:每月直送電子郵箱,獲取《中國媒體快報》最新資訊,最深入分析。免費發送!點擊這裡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分享《中國媒體快報》:幫助朋友和同事更好的理解中國不斷變化的媒體和言論審查狀況。
  • 獲取未經審查的消息內容:請點擊這裡或這裡,找到比較流行翻牆工具的綜合測評以及如何通過GreatFire.org獲取翻牆工具。
  • 支持良心犯:瞭解如何採取行動幫助新聞記者和言論自由維權人士,包括在往期《中國媒體快報》中特別提到的良心犯。點擊這裡
  • 訪問《中國媒體快報》資源中心:透過自由之家網站的新資源中心,了解決策者、媒體、教育界人士和捐助人可以如何幫助推進中國和其他地方的言論自由。
Students gather in Dhaka, Bangladesh to protest the police and the ruling party, the Awami League.
Protect the Future of Freedom in the World

For over 50 years, Freedom in the World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policymakers, researchers, stud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vestors. Donate today to help us ensure the future of this vital resource. 

Be the first to know what's happening.

Join the Freedom House weekly newsletter

Subscribe

Footer Main Menu

  • Our Issues
  • Countries
  •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Explore the Map
  • Donate
  • News & Perspectives
  • Reports
  • Events
  • About
  • Careers

Address

1850 M St. NW Floor 11
Washington, DC 20036

(202) 296-5101

General Inquiries

[email protected]

Press & Media

[email protected]

Footer Social Menu

Follow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Threads

Footer

  • Site Map
  • Contact Us
  • Manage Subscriptions
  • Privacy Policy
  • Content Permissions
  • Disclosure Statements
@2025 Freedom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