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新報告:選舉干預和對網路言論自由的日益侵犯導致全球互聯網自由 連續 14 年下降

在至少 43 個國家,因網路言論和行動,民眾遭到報復性攻擊或殺害,創歷 史新高。

華盛頓特區——在過去一年裏,審查和內容操縱削弱了世界各地選民在選舉 中做出知情決定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人民因在網上發表言論而面臨報復。 根據自由之家今天發佈的一份新報告,這兩個因素是全球互聯網自由連續第 14 年 下降的主要原因。

這份名為《網路自由 2024:線上信任的鬥爭》的報告發現,在所分析的 72 個 國家中,至少有 25 個國家的政府在選舉期間切斷互聯網連接、限制訪問社交媒體 平臺或遮罩發佈政治、社會和宗教言論的網站,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影響選舉結果。 在選舉期間之外,政府還通過逮捕、暴力和其他形式的鎮壓來壓制網上言論。在 至少 56 個國家,互聯網用戶因發表政治、社會或宗教言論而被捕。在至少 43 個 國家,人們因網上活動而遭到人身攻擊或殺害,創歷史新高。一些最嚴重的侵權行 為發生在武裝衝突期間。在衝突期間,互聯網被關閉,使平民陷入資訊真空,阻礙了 記者對暴力事件的報導,並妨礙了救生援助的運送。

“人們很難在網上獲取可靠的資訊,虛假或誤導性內容的氾濫讓人們質疑選 舉結果,並導致人們對民主機構長期不信任,”自由之家臨時主席妮可·比賓斯·塞 達卡(Nicole Bibbins Sedaca)說道。“在過去一年裏,當世界各地許多人準備前往投 票站時,暴力攻擊和恐嚇以壓制網上言論的現象變得更加普遍。創建一個安全、 可信的網上言論空間不僅對於維護互聯網自由至關重要,而且對於維護和加強民 主也至關重要。”

主要發現:

  • 全球互聯網自由度連續 14 年下降。在《網路自由 2024》所涵蓋的 72 個國家 中,有 27 個國家的人權保護有所削弱,18 個國家有所改善。在報告的 100 分制 評分中,吉爾吉斯斯坦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4),其次是阿塞拜疆(-3)、白俄羅 斯(-3)、伊拉克(-3)和辛巴威(-3)。相比之下,尚比亞的互聯網自由度提升最多 (+3),因為網上活動空間已經打開。
  • 緬甸和中國被評為全球互聯網自由度最低的國家。緬甸(-1)與中國的總評分 並列倒數第一(9 分),這是十年來首次有國家排名與中國一樣低。自 2021 年政 變奪權以來,緬甸軍方對持不同政見者進行了殘酷的暴力鎮壓,利用廣泛的審 查和監視系統壓制批評,並因網上言論而監禁了數千人。
  • 審查和內容操縱削弱了選民做出知情決定並充分參與選舉進程的能力。在報 告所涉期間,在 41 個舉行或籌備全國選舉的國家中,至少有 25 個國家的政府 封鎖了發佈政治、社會和宗教言論的網站,限制訪問社交媒體平臺,或完全切 斷互聯網連接。在 41 個國家中,至少有 21 個國家的親政府評論員操縱網路資 訊,經常宣傳有關民主進程本身的虛假資訊。與此同時,黨派人士試圖剝奪獨 立事實核查員和研究人員的合法地位,阻礙了他們的重要工作。
  • 許多政府採取了旨在解決選舉期間資訊空間不可靠問題的措施,但互聯網自由的結果喜憂參半。干預措施包括執行與網路內容相關的規則、支持事實核查和數字素養倡議,以及採用新的準則限制在競選中使用生成人工智慧。雖然有些措施未能充分保護言論自由和獲取多樣化資訊,但南非、臺灣和歐盟採取的措施最有希望。

“在 21 世紀,自由開放的互聯網對於民主制度的良好運作必不可少“報告合 , 著者、自由之家技術與民主研究主管艾莉·芬克(Allie Funk)表示,”為了扭轉全 球互聯網自由度下降的趨勢,政策制定者和企業應重申其承諾,保護言論自由,保 障人們獲取各種資訊的權利,並加大對當地民間社會的支持力度。”

報告指出了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和科技公司可以採取的促進互聯網自由的措施。建議包括:

  • 促進言論自由和獲取資訊:政府應確保人們能夠使用互聯網服務、數字平臺和反審查技術,特別是在選舉、抗議、動亂或衝突期間。對社交媒體和消息平臺實施直接或任意禁令,會過度限制言論自由和獲取資訊。
  • 維護資訊完整性:要營造一個高質量、多元化且值得信賴的資訊空間,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政策制定者應加大對當地民間社會和媒體的支持力度,投資公民教育專案,並激勵私營部門提高透明度和責任感。企業應建立機制,讓獨立研究人員能夠訪問平臺數據,並投資於從事人權、資訊完整性、信任和安全方面工作的員工,包括國家專家團隊。
  • 打擊政府過度監控:需要加強保護,確保監控措施,包括使用侵入性監控技術和訪問個人數據,符合合法性、必要性和相稱性的人權原則。企業應在其產品中實現端到端加密標準化,支持匿名軟體,並遵守其他可靠的安全協議,包括通知監控濫用受害者,以及堅決拒絕政府對用戶數據的不當索取。
  • 保護作為民主支柱的自由和開放的互聯網。能否成功捍衛自由、開放和可互操作的互聯網取決於民主國家之間的協調,因為它們在這一努力中有著共同的利益。捐助國政府還應將互聯網自由計畫作為其向其他國家提供民主援助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點擊此處查看報告的全部建議。

《網路自由》是一份關於數字領域人權的年度研究報告。該專案目前評估了 72 個國家的互聯網自由度,這些國家占全球互聯網用戶的 87%。本報告是該系列 的第 14 份報告,涵蓋了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間的發展情況。智利和荷蘭 今年首次接受評估,並成為全球互聯網自由典範,其中智利以 86 分排名第三,與加 拿大並列,荷蘭以 83 分排名第六。超過 95 名分析師和顧問為今年的報告做出了 貢獻,他們採用標準方法,根據 21 個獨立指標對每個國家的互聯網自由度進行評 分,這些指標涉及訪問障礙、內容限制和侵犯用戶權利。

點此閱讀本新聞稿的各語言翻譯版本:阿拉伯文法文簡體中文俄文西班牙文英語。點此閱讀針對各區調查結果發佈的相關新聞稿:非洲美 洲亞太地區歐亞地區歐洲中東地區

如欲與自由之家的專家進行訪談,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 聯繫 Maryam Iftikhar,電話:(202) 747-7064。


自由之家是一個非營利且無黨派的組織,致力於創造一個人人自由的世界。 我們向世界說明當前自由所面臨的威脅,動員全球性的行動,並支持民主捍衛 者。